看哭了!河南周口,一位八旬老人连续五天蹲在路边卖竹筐,一个都没卖出去,眼神里写满了无助。隔壁饭店老板看到后,实在不忍心,偷偷拍下老人身影发到网上。没想到,原本滞销的竹筐一天被抢光!网友泪目:这才是短视频最好的样子! “老人家编的筐,五天没开张了,谁来帮帮他?”一段仅有15秒的视频,一句简单朴素的呼唤,却在24小时内点燃了整个互联网,引发了一场从线上到线下的暖心海啸! 五天前,河南周口一家饭店的老板左先生(化名),就注意到了这位特殊的老人。 每天清晨,老人都会挑着几个编织精巧的竹筐,默默蹲在饭店门外的路边,一待就是一整天。他不吆喝,也不拦人,只是安静地等待着。然而时代似乎早已遗忘了他和他的手艺,匆匆而过的行人,或驾车飞驰,或低头刷屏,无人为这些传统的竹筐驻足。 “大爷,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摆摊?”从断断续续的聊天中,左老板得知老人已年近八十,编筐是他一辈子的手艺,也是如今贴补家用的唯一办法。家里还有老伴,日子过得紧巴。“我只想靠自己的双手挣点踏实钱。”老人这样说。 第五天,看着老人依旧空荡荡的钱盒和落寞的神情,左老板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拿出手机,对着老人和他的竹筐拍了一段15秒的视频,发布在自己那个只有几百个粉丝、平时只发发店里菜品的账号上。 “我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心里难受,想帮帮他,哪怕多一个人看到也好。” 视频发出后,左老板并没抱太大希望。然而,善良自有千钧之力。 最初是几个本地网友看到,自发转发:“这是我们周口的老人,大家帮帮忙!”随后,视频像拥有了生命一般,开始裂变式传播。 “求具体位置!我现在就去买!” “这筐编得真细致,支持手工艺品!” “看着心疼,能不能帮我代买一个?邮费我出!” 点赞、评论、转发数疯狂上涨。无数本地网友在评论区“打卡”,表示马上出发。更有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焦急询问,恳求代购、邮寄。 一场自发的、温暖的“抢购行动”,开始了。 视频发布几小时后,第一辆汽车特意停在了老人的摊前。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专门赶来。 “大爷,我是看了视频来的,您给我拿两个筐!”“爷爷,天这么热,您早点卖完回家歇着。” 不到半天工夫,老人带来的所有竹筐被抢购一空。还有不少人预付了定金,预定下一个“作品”。老人攥着那一沓厚厚的、带着体温的零钱,手足无措,只是一个劲地喃喃道:“谢谢,谢谢大家……” 这场温暖的接力并未停止。随后几天,依然有人不断前来寻找老人。左老板的短视频评论区,也变成了一个温暖的海洋。 面对潮水般的赞誉,饭店老板左先生却显得很平静:“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没想到有这么大影响。真正值得称赞的是那些看到视频后,专门赶过来的每一个人。是大家的善良,创造了这个奇迹。” 一条原本微不足道的视频,为何能引爆如此巨大的能量? 因为它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见惯了博眼球、蹭流量的炒作,却在这个蹲在路边的沉默老人和一位普通饭店老板的善意之间,看到了最本真、最质朴的人间真情。 老人卖出的,不只是竹筐;人们买到的,也不只是一件手工艺品。这是一次关于尊严、善良和守望相助的温暖传递。 这才是短视频时代,最动人的“爆款”。 最后,您有什么感触呢? 信息来源: 掌闻视讯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看哭了!”广西柳州,老人从没吃过榴莲,当他看到不少年轻人都在买榴莲时,他犹豫一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