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女子在路边摊买菜,付款时却犯了迷糊,从包里拿出一沓钱给了卖菜大爷。事后女子发现少了2000块钱,连忙去找卖菜大爷。卖菜大爷坦言,只见到5块钱。报警后,民警调取监控录像还原真相,网友:这要是没监控,怕是要不回来了。 买菜付款出疏忽,钱财短缺起争执 2024 年 10 月的一个清晨,成都市民张女士像往常一样来到家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她走到一个卖青菜的摊位前,挑选了一把菠菜和几颗西红柿,询问价格后得知共计 5 元。 当时张女士刚从银行取了钱,准备给孩子交学费,一沓 2000 多元的现金就放在随身的帆布包里,外面只用橡皮筋捆着。由于早上赶着上班,心里还想着其他事,张女士付款时有些心不在焉,她拉开包拉链,没仔细看就随手抽出一沓钱递给了卖菜的王大爷,说了句 “不用找了”,便匆匆拎着菜离开。 上午 10 点多,张女士到学校交学费时,才发现包里的钱少了一大截,仔细一数,原本的 2500 元只剩下 500 元。她猛然想起早上买菜时的情景,意识到自己可能把那 2000 元当成 5 元付给了卖菜大爷。 张女士赶紧原路返回菜市场,找到王大爷的摊位。她向王大爷说明情况,希望对方能把多收的钱还给自己。可王大爷却一脸茫然,称早上确实收到过张女士的 5 元菜钱,但绝没有收到 2000 元。“姑娘,你是不是记错了?我这小本生意,一天也卖不了 2000 元,要是收到那么多钱,我肯定有印象啊。” 王大爷的语气十分肯定。 张女士急得快哭了,反复强调自己确实付错了钱,王大爷却坚持说只收到 5 元,双方争执不下,引来了不少路人围观。 报警求助寻证据,监控录像揭真相 见王大爷拒不承认,张女士无奈之下选择了报警。辖区民警很快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首先对王大爷进行了询问。王大爷态度坚决,称自己卖菜多年,从不做亏心事,还主动打开钱箱让民警查看,里面确实只有几百元零钱。 张女士则向民警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取款记录,证明当天早上取了 2500 元现金,并且能准确描述出付款时的细节,包括钱的捆扎方式和大致厚度。 为了查清真相,民警决定调取现场的监控录像。幸运的是,王大爷的摊位斜对面有一家商铺,门口的监控摄像头正好能拍到摊位的交易情况。民警立即联系商铺老板,调取了当天早上的监控录像。 监控画面清晰地显示:当天早上 7 点 40 分左右,张女士在王大爷的摊位买菜,付款时从包里拿出一沓用橡皮筋捆着的现金递给王大爷,王大爷接过钱后,随手塞进了钱箱,并未当场清点。整个过程中,王大爷的注意力都在整理蔬菜上,似乎没意识到收到的钱远超菜价。 看完监控后,王大爷愣住了,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唉,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当时光顾着摆弄菜了,真没注意收到了这么多钱。” 随后,他从钱箱底部翻出了那沓现金,经清点正好是 2000 元。王大爷当场将钱还给了张女士,并连连道歉。 事件发酵引热议,诚信与证据受关注 此事被发到网上后,很快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幸好有监控,不然真是百口莫辩,卖菜大爷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没留意。” 也有网友说:“出门在外付款还是要仔细点,尤其是大额现金交易,当面确认清楚很重要。” 法律界人士指出,在这类民事纠纷中,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王大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多付的钱,虽不构成侵占,但在知晓情况后有义务返还,其最终归还钱款的行为值得肯定。 同时,专家也提醒,市民在进行现金交易时,应尽量当面清点清楚,避免因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商家而言,收到大额款项时更要仔细核对,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顾客负责。 张女士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后,对民警和商铺老板表示感谢,也对王大爷表达了理解:“都怪我自己太粗心了,大爷也不是故意的,能把钱找回来就好。” 王大爷则感慨道:“以后收钱可得看仔细了,不能再这么马虎了。” 这场因疏忽引发的小风波,最终在监控的帮助下圆满解决。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诚信的可贵,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一份细心,同时也凸显了监控等证据在维护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正如网友所说:“科技手段有时候真能帮大忙,让真相无所遁形。”
大爷此时一定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13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