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的超级大脑有多厉害呢?曾经和他一起工作过的杜祥琬院士在一次采访时说:“有一次

芸霄记史 2025-09-08 16:35:05

于敏的超级大脑有多厉害呢?曾经和他一起工作过的杜祥琬院士在一次采访时说:“有一次,我们和于敏在看核装置物理量的纸带,于敏突然就说这个量错了,这个得求助于华东计算所的同志们。”在场的人原本不信,可机器拆开,烧坏的加法器正冒着烟,这才明白,他真是“人脑”胜过电脑。   氢弹攻关那几年,全国最好的计算机只在夜里开放,他常守在那里,有一次又在深夜抓出故障,顺手就在草稿纸上推完了正确数值。     这种脑力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十五岁时,在沦陷区用煤油灯算题,窗外是日军的皮靴声。后来考进西南联大,火车穿越战区时遭遇轰炸,装着计算尺的木箱被炸裂,他在废墟里扒拉残片,手上全是血。   1951年在北大实验室里,因为积劳成疾肠穿孔,在病床上高烧不退,手里攥着导师的量子力学笔记,扉页写着“此身既存,当效诸葛卧龙”。   后来钱三强找他,让他转向一个绝密项目,办公室里挂着《后出师表》,红圈“鞠躬尽瘁”,他看完便答应了。     科研条件极苦,三年困难时期所里饭少人多,他胃病严重,却总把粮票换成食物分给年轻人,自己抽屉里只有干萝卜干,有一次同事陆祖荫见他疼得脸发白,第二天就在他抽屉里塞满窝头,那只铝饭盒,现在依旧放在九所展厅。     罗布泊的日子同样难熬,水土让人呕吐不止,计算机有限,就靠算盘、草稿纸硬扛,有次大风沙夜里,他裹着被子打算盘,珠子声和呼啸的风声混在一起。   第二天验算数据和修复后的计算机结果一致,那把算盘后来进了军博,梁上刻着“1966.4.12”。     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验成功,全国兴奋的时候,他只是低声背着《后出师表》,庆功宴他提前离席,回宿舍继续写新课题。   有一次戈壁滩的夜里,他在草稿纸旁画八卦,标注冲击波数据,突然笑出声来,原来用《易经》推了新算法,那张草稿至今存放在九所,背后写着“周文王助我”。     晚年,他在书房里依旧忙着改学生论文,有学生质疑他改的数据是机器算的,他只是笑,说我比机器多一颗中国心,他去世后,家人整理出三柜草稿,最新的一叠是核聚变公式,边上画着木槿花,那是妻子最爱的花。     2019年国庆大阅兵,东风导弹列阵经过天安门,于敏的儿子抱着父亲遗像轻声说,咱们的草稿纸今天成了钢铁长城。   相框映着蓝天,像极了罗布泊试验成功那天的天空,也像北大窗边,那个年轻人夹进笔记本的银杏叶。     参考信源:中国青年网——“只要国家需要,过去学的都可以抛!”他的简历只有13个字,名字是国家最高机密!

0 阅读:130

评论列表

locaris

locaris

1
2025-09-08 18:33

楷模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