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干部子女,官场占最多比例;富豪子女,占有最多经济资本;普通家庭孩子,即便考上大学,越过龙门,实质在龙门那边,仍是一条小鲫鱼。” 《哪吒之魔童闹海》,申公豹是真实写照,进得玉虚宫,家庭荣耀,小豹榜样,实质上,脏活累活、背锅唯他。其中苦楚、辛酸,只有自己咽。 现实就是这样。跃过龙门,还是鱼。只不过从小河换到大江。水更深,浪更急,吃的还是那口泥。 龙生龙,凤生凤。老话虽旧,理却新。阶层像一堵墙,看不见,却撞得人生疼。 富人传钱,传资源,传看不见的“软资本”。中产传知识,传眼界,传方法论。普通人传什么? 往往只能传一口气。那口气叫“拼”。可拼完才发现,别人坐直升机,你赤脚跑。起跑线?从来就不一样。 梁晓声看得透。他是从底层走出来的人。他笔下写的,是俗世冷暖,是人间真实。他不哄人。所以他的话,像根针,扎进皮肉,让你醒。 现在这个社会,讲究“硬核竞争力”。但很少有人告诉你,有些竞争力,是出生就自带的。 富豪家的孩子,钱铺路。试错成本?几乎为零。中产家的娃,知识垫脚,方法论护航。 普通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己。赤手空拳,每一步都像在雷区探路,错一步,就可能满盘皆输。 你说不公平?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公平。有人生在罗马,有人走一辈子,也摸不到罗马的城墙。 但这不是叫人认命。是叫人认清。认清之后,还能抬头走——那才是真厉害。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好种,人难变。改变命运,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它需要积累,需要接力。 “鲤鱼跳龙门”,是千年传说。跳过去,天地新。可跳过去之后呢?没人告诉你,龙门后面还有网,还有船,还有钓钩。 普通孩子寒窗十二年,挤过独木桥,以为改了命。却不知,出了寒门,进的是另一个更残酷的赛场。规则不同,装备不同,你拿什么拼? 只能拼耐力。拼韧性。拼那股不服输、打不死的劲头。 但这往往也就够了。你看身边,看历史,多少人起于微末,终成大事。不是他们运气多好,是他们认清了牌局,还能用心打一手烂牌。 西方有个词,叫“玻璃天花板”。你看得到顶,但撞不破。普通人的孩子,经常撞得头破血流。 但总有人,硬是用头撞碎了。头破血流,但光,终于透下来了。 所以别抱怨命。要磨自己。把自己磨成一把锥子。再厚的天花板,也给它扎个洞,透进风,透进光。 现在社会,资源固化的话题不新鲜。但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固化,是思维固化。是觉得自己是条小鲫鱼,就永远只配在泥里找食吃。 忘了鱼虽小,也能逆流而上。水虽浑,也能看清方向。本职工作,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你的本职工作,就是你最硬的牌。 把它打到极致,成为绝对的长板。这长板,能帮你撬开之前撬不开的门。 别信“躺平”那套虚的。那是有人输不起的借口。你一无所有,反而更能豁得出去。拼,还有机会。不拼,连机会都没有。 说到这,想起一本老书,《渔樵问对》。这书不讲大道理,只写山水问答。一个樵夫,一个渔夫,聊的都是日常琐碎,却句句见天地。 书中有一段。樵夫看渔夫总能钓到鱼,自己却常空腹而归,便问秘诀。 渔夫答:“你砍柴时,只盯着树,恨不能砍光整片山林。我钓鱼时,看的是水,是风,是浮沉之间的动静。鱼不来,我便等。心急了,反而什么都钓不到。” 樵夫顿悟:原来他输不在技艺,在心境。他太急着要结果,反而乱了方寸。 我们何尝不是那樵夫?尤其是普通家庭的我们,太想快速成功,太想立刻证明“跃龙门”的价值,变得焦虑、急躁、患得患失。反而忘了,人生是长路,要紧的是看清方向,稳住脚步。 《渔樵问对》这本书,推荐读一读。它不教人立刻成功,它教人如何安顿自己。心定了,才能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节奏。 人生实苦。尤其对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但真正的奔跑,不是盲目的冲撞。是知道风往哪儿吹,水往哪儿流,自己该往哪儿走。 别羡慕别人有伞。宁愿自己成为那座山,那棵松。风大雨急,也能站得稳。一步步走,也能走到家。 渔樵问对 白话解读天地万物人事社会的奥秘都在樵夫和漁夫问答中
没人性90岁姥姥去医院都被拍?云昊陪姥姥体检竟遭跟踪柴桑大姐在直播里说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