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阅兵,回去就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不得不说,欧洲的官员都很会擅长表演。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这趟行程真是一环扣一环,充满了戏剧性。 他才刚不顾欧洲主流的眼光,出席了中国的“93阅兵”,转身就上演了一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外交戏码。 他人刚从中国回来,就在9月5日那天,火速赶到乌克兰边境城市,跟泽连斯基见了面。 一见面就送上份“大礼”:公开表示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给力?但这事儿妙就妙在,它更像一场精心计算的“表演”。 支持乌克兰搞经济加入欧盟,这事儿连俄罗斯方面都不反对,甚至还觉得这跟支持朝鲜加入上合组织差不多,无伤大雅。 关键点在于加入经济组织和跨进北约这个军事门槛,根本是两码事。 而且所有支持都绕不开一个硬性条件,那个严苛又耗时的“哥本哈根标准”。 乌克兰想满足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所以这个承诺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 如果以为菲佐此行只是为了送个口头人情,那可能就低估了他。 他这趟行程的顺序实在太耐人寻味了:在中国与中方沟通,期间还和普京见了面,紧接着就找到了泽连斯基。 据说普京在会谈中向他详尽解释了俄乌冲突的全部背景和俄方立场。 这使得菲佐与泽连斯基的会面,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一次非官方的“传话”。 他带去的信息很可能就是莫斯科划下的那两条清晰的“红线”:乌克兰绝对不能加入北约,也别想让北约的军队踏上自己的国土。 甚至可能还捎带了关于未来如何组建维和部队以实现停火的初步构想。 菲佐的这一系列举动,为他赢得了“大勇气和大智慧”的赞誉,被看作是“欧洲战略自主”和“欧洲人自救”的一次鲜活实践。 相比那些言多行少的西欧领导人,他的行动力确实显得格外突出。 其实这种现象在欧洲并非个例,像塞尔维亚的武契奇、匈牙利的欧尔班,这些小国领导人因为特殊的生存环境,往往锻炼出了更加灵活和智慧的政治手腕。 然而这种在夹缝中求生的“非典型”突围也折射出一种无奈:即便他们的策略再巧妙,这些领导人在决定欧洲未来的大棋局中,话语权依然相当有限。
参加完阅兵,回去就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不得不说,欧洲的官员都很会擅长表演。 斯洛
秦淮灯火阑珊
2025-09-07 03:03: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