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人,抵得上100个读书博主
董承评文学
2025-09-07 01:07:29
·
做读书博主两年了,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偶尔看到夸我的评论,欣喜之外,更多是汗颜。我这种读书博主,100个,不,1000个,也比不上那些大师。
今天谈的大师,是哈罗德·布鲁姆,写《西方正典》的那位。
谈读书的大师很多,我读过毛姆、纳博科夫、伍尔夫,也读过木心、唐诺、毕飞宇……这些人里,我喜欢布鲁姆的地方,是他身上没有作家的倨傲和偏见,有的是评论家的谦卑和真诚,如此,哪怕是他指出一些作家(比如博尔赫斯)的不足,也真诚得让人信服。
《西方正典》,从莎士比亚开始,但丁、塞万提斯、蒙田、歌德、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伍尔夫、卡夫卡、博尔赫斯,一路谈下来,梳理出了一条西方文学理解体系。体系之下,是具体的感受。布鲁姆反感“憎恨学派”的不读原典、放弃感受、用理论去附会去批判,而把审美置于重要位置:
“获得审美力量能让我们知道如何对自己说话和怎样承受自己……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布鲁姆是读书博主的理想形态,他谈卡夫卡、博尔赫斯、托尔斯泰,完全是嘴替——我隐约的感受、模糊的思想,他都清晰地说出来了。读到这些段落,只有一个想法,抄下来吧。
准备了700多页的本子,之前读石黑一雄、张枣和金宇澄时没用上。以《西方正典》开篇,再好不过。陆陆续续,抄了七八页,用的还是那只派克精英系列的蓝金,墨胆用了半支,就停下了。这书是那种值得全部摘抄的书,我这个密度抄下去,得抄一瓶墨水吧,这700页也很快能抄满。
摘几段吧。
谈博尔赫斯:
如果你经常仔细地阅读博尔赫斯,你会变得有些像他,因为读他的作品会激活你的文学意识。……害怕弗洛伊德所说的家庭罗曼司,以及文学的家族罗曼司,这局限了博尔赫斯并使他重复自己,而且过度理想化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博尔赫斯可以让你感到伤痛,但总是以同一种方式,这就暴露了他的一大缺点:他最好的作品也缺乏变化,虽然它们借鉴了整个西方经典和更多的知识。
谈伍尔夫:
伍尔夫和尼采一样,最适宜被描述为天启式的审美家,对他们而言,人类的存在与世界最终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是合理的。……伍尔夫的女性主义之所以持久有力,是因为它并非一种思想或几种思想的混合,而更是对现实一系列强有力的领悟与感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