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辽东行政区划变更史
昭华历史啊
2025-09-06 12:08:56
明朝初期的1371年,辽东地区设置有辽东都指挥使司,但主要负责军事防御,民政和司法事务则由设置在山东的山东布政使司、山东按察使司代管。所以在明朝,辽东的举子需绕道直隶(河北)或跨海去山东参加考试。这一制度在《明实录》中即有明确记载:国初旧制,山东、辽东原系一省。
这种安排主要原因:
[一R]一是地理和安全因素:辽东到关内只有山海关一条路可以走,这条路不仅难走,而且容易被蒙古人和女真人切断,所以辽东的军事存在必须要强。明朝初期辽东只有几十万人,但却驻扎有11万军队,使得辽东镇成为明朝九边重镇中,驻扎军队数量最多的军镇。
[二R]二是经济和资源因素:山东人口多、经济富庶,山东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来支援辽东;且山东到辽东的海运相比于陆运更加安全和方便,通过设立在山东的行政机构来管理辽东是可行和经济的。
[三R]三是人员和文化因素:朱元璋北伐辽东时,军事行动多从山东登州出发,军人中山东籍者居多;战后很多驻军也是直接从山东所调来,辽东的大部分官员和钱粮也来自山东。这为山东行政机构管辖辽东民政司法事务提供了文化基础。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人口增加、民政事务增多,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在辽东设立辽东巡抚,管理辽东的军政事务;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正式将之确立为定制,辽东巡抚取代山东巡抚获得对辽东管辖权。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的1621年,明朝从山东巡抚中分离出登莱巡抚,不仅管辖山东的登莱等州县,管辖辽东半岛西侧从南到北的金州卫、复州卫、盖州卫和海州卫等地(金复海盖,辽阳在外),以应对辽东与后金战事。
清朝初期,清政府仍然沿袭明朝的旧制,并从山东大量移民填充因战乱而人烟凋敝的辽东半岛南部的四个卫。
1652年清朝顺治帝裁撤掉登莱巡抚,山东和辽宁才彻底分开。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