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

万事浮华 2025-09-03 10:32:11

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    契约精神是国际合作的基石,可澳大利亚近期的举动,却让全球投资者对其营商环境捏了把汗。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最近摊牌了:如果中国企业岚桥集团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经营权,澳政府将采取强制征收手段。   这不是商业谈判,而是一纸最后通牒。 澳大利亚这事儿做得确实不地道,当年笑脸相迎把达尔文港租给中国企业,现在却翻脸要强制收回,这哪像是个讲规矩的国家干的事? 2015年的时候,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欢欢喜喜和中国岚桥集团签了合同,把达尔文港99年的经营权给了人家,当时收了5亿多澳元的租金,说是要用来搞当地基建。 这才过了几年啊,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就放狠话,说不主动卖就强征,这不是明摆着说话不算数吗? 要说达尔文港这十年被岚桥经营得怎么样,数据最有说服力,刚接手的时候,港口一年吞吐量才1600万吨,现在早就超过3000万吨了。就拿2023年来说,光通过这个港口往中国运的矿石就有50万吨,还有15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卖到亚洲各地,这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可是实实在在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自己的政府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查过这个项目,都明明白白说没发现什么国家安全问题,现在突然拿安全当借口,这理由谁信啊? 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契约精神,国家之间的合作更是如此,中澳两国早在1988年就签了投资保护协定,里面清清楚楚写着,征收外国投资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还得给合理补偿,不能搞歧视。 现在澳大利亚说要收就收,连个像样的补偿方案都没提,这不是明摆着违反合同吗? 这种做法让全世界投资者都得捏把汗,今天能这么对中国企业,明天就能这么对其他国家的投资者。 去年中国域潇基金从澳大利亚稀土项目撤资就是个例子,明明项目搞得好好的,就因为外资审查变严,不得不忍痛割肉,这样下去,谁还敢去澳大利亚投资啊?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澳大利亚这么做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国家安全,更多是政治上的小算盘。 今年澳大利亚大选的时候,两大政党都把收回达尔文港当口号,说白了就是想拉选票,还有美国在背后捣鼓,当年达尔文港刚租给中国企业,奥巴马就跑去跟澳大利亚总理抱怨,说没提前跟美国商量,为了讨好别人,就把自己的商业信誉抛到一边,这种做法实在不聪明。 要知道中国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买家,2023年买了澳大利亚2040亿澳元的东西,占了他们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矿产,好多都是靠中国市场吃饭,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也有880亿澳元,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合作。 现在这么对待中国企业,伤的可是自己的饭碗,以前澳大利亚就因为跟着别人起哄,限制华为参与5G建设,后来在贸易上吃了亏才慢慢缓和关系,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真把中国惹急了,澳大利亚损失只会更大,之前中澳关系紧张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大麦、葡萄酒、煤炭出口都受了影响,后来花了好大力气才恢复。 现在又来这么一出,要是真把达尔文港强行收走,中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不光是企业要维权,国家层面也肯定会有反制措施,最后受损的还是澳大利亚自己的经济。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这么做是把自己的国际信誉当儿戏。一个国家要想吸引外资,靠的不是花言巧语,而是稳定的政策和可靠的承诺。 现在澳大利亚把白纸黑字的合同当废纸,以后谁还敢相信他们的承诺?其他国家的企业看到这种情况,投资的时候肯定会犹豫,毕竟谁也不想辛辛苦苦投了钱,最后落得个被强制赶走的下场,这样下去,澳大利亚的外资只会越来越少,经济发展也会受影响。 说句实在话,达尔文港这事儿完全是澳大利亚自己在挑事,好好的合作项目,就因为政治操弄要搞黄,这种短视的做法让人看不懂,做生意讲究的是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澳大利亚要是真想发展经济,就应该珍惜和中国的合作机会,而不是天天搞这些小动作。 希望澳大利亚能早点清醒过来,别再犯糊涂了,赶紧收回那个所谓的"最后通牒",好好坐下来和中国企业商量,按照合同和国际法办事。 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信誉,也才能让中澳关系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不然真把合作的基础毁了,再想恢复可就难了。毕竟信誉这东西,建立起来难,毁掉可太容易了。

0 阅读:220

猜你喜欢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