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女子干完活后嫌热想开风扇,可丈夫却觉得冷不让开,两人因此发生了争吵,不料,下一秒女子竟手脚抽搐,头晕和喘不上来气,原来女子被“气出”了呼吸性碱中毒,幸好120来的及时,网友:怎么开个电扇还抠抠搜搜的! 据广州交通电台8月28日的报道,夫妻吵架竟吵出“中毒”?近期已有多人中招!一纸诊断书,揭开了情绪失控背后的健康危机,呼吸性碱中毒正悄然成为家庭争吵的“隐形杀手”。
安徽一名女子洗完衣服后觉得热想开风扇,丈夫却因感觉冷而拒绝,一场争吵让女子突然四肢抽搐、头晕气短,被紧急送医,诊断结果令人惊讶:呼吸性碱中毒,这是一种因情绪激动过度换气引发的危险状况。
这不是个别现象。仅8月份,长沙市中心医院就收治了30多例类似情况的青少年患者,11岁的亮亮赶作业疲劳后突发呼吸急促、头晕头痛,14岁的辰辰因为打游戏时网速慢情绪激动,出现全身僵硬、四肢发麻。
呼吸性碱中毒听起来陌生,却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这种病发生在情绪激动时,呼吸变得又急又深,短时间内呼出过多二氧化碳。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随即引发一系列症状:手脚发麻、肌肉僵硬、头晕心悸,甚至可能出现“鹰爪状”手掌。
安徽那位女士在争吵中突然出现的四肢抽搐、喘不上气,正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典型表现。所幸120及时赶到,通过让她情绪平复、调整呼吸节奏,症状才得以缓解。
面对呼吸性碱中毒发作,医生提出了明确的“三要”和“三不要”原则。
要保持镇定,用平静的语气安慰患者,不要怕,没事的,慢慢呼吸,要使用口罩或塑料袋罩住患者口鼻呼吸,让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被吸入,还要调整呼吸节律,引导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地呼出,重点在于延长呼气时间。
同时,不要惊慌失措,大声尖叫或慌乱奔跑会加剧换气过度,也不要平躺,最好让患者采取坐姿,身体前倾,更不要用密封性极强的容器,避免窒息风险。
针对这种病,预防远比处理更重要,根源在于健康习惯。
家长应该规定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尤其是睡前1小时严禁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这不仅预防碱中毒,更能保障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压力和情绪波动,教会他们管理激烈情绪的方法同样重要。鼓励陪伴孩子参与户外运动、阅读等健康活动,能有效舒缓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对成年人来说,学会控制情绪、理性表达观点也是避免此类情况发生的关键,回过头看安徽那对夫妻,其实开风扇之争只是导火索,背后可能是长期沟通不畅产生的问题
夫妻间应该学着把“抱怨”换成“需要”,把“沉默”换成“聊聊”。就像另一对夫妻发现的妙招,吵架后不冷战,而是一起做顿饭,在烟火气里自然化解矛盾。
他们不是不爱,只是爱错了方式,夫妻间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而不是争个谁对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