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安全:各方责任如何落地? 建设工程安全无小事,从图纸设计到现场施工,

雪巧的职场 2025-09-01 06:46:20

建设工程安全:各方责任如何落地? 建设工程安全无小事,从图纸设计到现场施工,每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事故。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分包五大主体的安全责任,落实全流程管理,才能为项目安全保驾护航。 一、五大主体:各守其责,共筑安全防线 建设单位:源头把控安全“根基” 作为项目发起者,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始于项目立项。首先要提供完整的基础资料,比如某开发区厂房项目,因未告知地下存在废弃化工管道,施工中挖掘机触碰管道导致泄漏,建设单位因资料不全被追责。其次,安全费用必须足额计提,这笔钱要专款专用,像购买安全帽、搭设防护网等,严禁挪作工程款。最后,发包时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曾有小区项目将工程包给无资质的施工队,因脚手架搭设不合规导致坍塌,建设单位难辞其咎。 设计单位:从图纸规避安全风险 设计是施工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比如在山区公路隧道设计中,必须验算围岩稳定性,明确支护方案;对桥梁挂篮施工,要标注承重极限和锚固点安全要求。若施工中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地质与设计不符,设计单位需在48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某桥梁项目施工时发现断层,设计单位拖延回复导致停工,被监管部门通报批评。 施工总包: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 总包对现场安全负总责,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按规定,6万㎡的项目需配3名专职安全员,安全费用不低于工程造价的1.5%。日常管理中,总包要定期检查分包单位,不能“以包代管”。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总包未及时发现分包单位的临时用电违规,导致工人触电,总包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每月的专项检查和季度综合检查要形成台账,比如发现电梯井口未防护,要明确整改人、时限,整改后由安全员复核签字。 监理单位:安全监督“铁面判官” 监理要严把方案审查关,像开挖深度6米的基坑,方案未经专家论证绝不能通过。现场巡查时,若发现塔吊司机无证操作,要立即签发整改单,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24小时内必须上报。某住宅项目监理未制止违规拆模,导致楼板坍塌,监理单位被追责。监理日志要详细记录每天的安全情况,方案审查意见需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存档。 分包单位:服从管理,守住岗位安全 分包单位必须具备对应资质,比如幕墙分包要有幕墙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进场前要向总包提交资质文件,作业人员需经总包培训考核。自带的施工设备,如塔吊,要提供每2年一次的检测报告,经总包验收合格才能用。某钢结构分包单位因未按总包要求检查吊装设备,导致构件坠落,承担了事故主要责任。 二、核心流程:步步规范,堵住安全漏洞 技术方案:安全施工的“蓝图” 施工方案要包含安全验算和验收标准,危大工程需专家论证。比如搭设9米高的支模架,方案要计算立杆间距、横杆步距,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5名专家论证、监理审查通过后才能施工。实施前,技术负责人要向班组交底,明确每一步的安全要求,交底记录需全员签字。 安全交底:作业前的“安全提醒” 实行三级交底制度:公司技术负责人向项目交底,项目向班组长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比如外墙保温作业,要讲清脚手架的承重限制、安全带“高挂低用”的规范,以及遇到大风如何应急。交底记录严禁代签,要留存至工程竣工后3年。 人员与设备: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 新工人要接受24学时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才能上岗;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证书每3年复审一次。设备进场前,总包、监理联合验收,比如施工电梯的限位器、制动器必须灵敏,验收单需各方签字。日常使用中,要做好维护记录,中小型设备每半年检测一次。 建设工程安全,不是某一方的事,而是各方共同的责任。只有每个人、每个环节都把安全放在首位,才能让项目在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守护好每一位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工程安全 安全责任制度 工程安全常识 安全责任追究 安全建设 工地安全规范 施工前安全交底

0 阅读:3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