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28岁的彤贵妃为63岁的道光生下一个女儿。可刚刚坐完月子,道光就给她连降3级,直接成了贵人。而原因竟然是,她送了一个太监礼物! 舒穆禄氏,1817年6月3日生于满洲正黄旗,家里不算大富大贵,父亲玉彰只是户部银库郎中,管管账本,日子过得还算安稳。1831年,14岁的她通过八旗选秀进了紫禁城,初封彤贵人,住进咸福宫。那会儿的道光帝旻宁快五十了,脸上皱纹不少,偏爱穿布衣,平日里看着像个节俭的老头。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彤贵人竟入了他的眼。入宫次年,1832年4月,她就晋为彤嫔,1834年又升彤妃,1836年,20岁不到的她成了彤贵妃,速度快得让宫里人都侧目。道光帝对她出手大方,金簪玉佩、绫罗绸缎往咸福宫流水似的送,内务府的账本上,她的赏赐记录能写满好几页。她生了三个女儿,1840年的皇七女、1842年的皇八女寿禧和硕公主、1844年的皇十女,虽没生皇子,但连生三女也让道光帝高看一眼。咸福宫里,珠宝堆得像小山,宫女太监的吃穿用度比别宫强得多,羡煞旁人。 可这荣华背后,危机早就埋下了。清宫规矩严得像铁板一块,皇帝赏的东西,登记得清清楚楚,妃嫔不能随便转手,更别说送人。那是御赐之物,代表皇家的脸面,私自送人就是不敬皇帝。彤贵妃年轻,性子大方,得了赏赐常分给身边人,图个热闹,也想笼络人心。她哪知道,这习惯在宫里是踩雷。道光帝虽然宠她,但对宫规看得比啥都重。他自己省吃俭用,后宫宴会连荤菜都少,后妃要是铺张浪费,他眼里可揉不得沙子。彤贵妃的做派,宫里早有风言风语,说她身边的宫女太监富得流油,身上没几件御赐都不好意思出门。这些话虽没明着传到道光帝耳朵里,但宫里人多嘴杂,哪能一点不漏风。 1844年3月17日,彤贵妃生下皇十女,月子里道光帝来探望好几次,赐了人参、燕窝,还送了尊鎏金小佛像,寓意母女平安。彤贵妃刚缓过劲,身体还虚着,闲来没事就爱摆弄赏赐的物件。她随手拿了只鎏金香炉,嵌着碧玺,底刻“御制”,是道光帝两年前赏的。她看小太监小德子伺候得勤快,就把香炉给了他。这香炉虽不值千金,但在宫里可是“御赐”的标签,送出去就是大事。小德子得了宝贝,揣着香炉偷摸想藏好,偏偏这事让道光帝撞见了。那天皇帝心情不好,朝政烦心,临时来咸福宫散心,刚进门就瞧见小德子鬼鬼祟祟。道光帝眼尖,叫人拦下他,一问才知道香炉是彤贵妃给的。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道光帝认出香炉,气得脸都青了。御赐之物随便送人,这不是打他的脸吗?他当场让人审小德子,小德子吓得全招了。彤贵妃还想解释,可道光帝压根不听,立马派总管太监王常清搜查咸福宫。结果一查,宫女太监的箱笼里全是好东西,金簪、玉佩、绸缎堆了一地,有个宫女的枕头底下还藏着枚御赐的碧玺戒指。道光帝火冒三丈,摔了茶盏,当晚就下旨:彤贵妃违背宫规,擅赠御赐之物,降为彤贵人,连降三级。咸福宫的御赐之物全被收走,宫女太监被杖责遣散,小德子直接发配到宁古塔。彤贵妃从贵妃跌到贵人,咸福宫冷清得像空宅,油灯昏暗,连炭火都省了。 降为贵人后,彤贵妃的日子像换了人间。咸福宫不再热闹,内务府送来的吃食连油水都少,宫女只剩俩,太监更是没影了。1844年12月,皇七女死了,才四岁;1845年正月,皇十女也病死了,刚一岁。接连丧女,彤贵妃整个人像被抽干了气力,平日不化妆,穿着素衣,佛龛前的香烧得勤,佛珠捏了一串又一串。道光帝偶尔路过咸福宫,点点头就走,再没多余的话。宫里风言风语更多了,有人暗讽她活该,有人叹她红颜薄命。彤贵妃学会了闭嘴,凡事小心翼翼,再不敢出半点差错。 1850年,道光帝死了,咸丰帝上台,尊她为皇考彤嫔,赏赐稍多了点,咸福宫添了炭盆,冬天不那么冷了。她深居简出,宫门紧闭,院里的海棠树没人修剪,枝叶乱糟糟。1861年,穆宗继位,晋她为彤妃,1874年又升回彤贵妃,封号总算回来了。可那会儿她快六十了,头发白了大半,走路得拄拐,披着旧披肩,步子慢得像老太太。1866年,寿禧公主死了,才24岁,彤贵妃没出宫门,烧了柱香就算祭奠。1875年10月12日,她在咸福宫病死,59岁。灵堂冷清,长明灯一盏,宫女念经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叫。光绪三年,1877年9月8日,她的棺材从田村殡宫运到慕东陵,葬在妃园寝。墓碑矮矮的,字迹模糊,松柏围着,风一吹,安静得像没人来过。
1844年,28岁的彤贵妃为63岁的道光生下一个女儿。可刚刚坐完月子,道光就给她
历史梗王
2025-08-31 09:19:54
0
阅读: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