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一哥们在美国大学里混了快十年,最近一个电话过来,直接把我干沉默了。

小辰读商业 2025-08-31 08:32:44

【琅河财经】一哥们在美国大学里混了快十年,最近一个电话过来,直接把我干沉默了。 ​他说,国内那帮人搞“非升即走”,简直是把经给念歪了。 ​真正的美式玩法,藏着一手你不知道的“体面”。它压根不是单选题,而是个双轨制的人才分流器。一拨人走“终身轨”,给的是科研疯子,6年时间,拿不出硬核成果就滚蛋?错了,是给你指另一条路。另一拨人走“教学轨”,就是给那些天生爱站讲台的,只要学生评价好,几乎没人动你。 ​这操作才叫一个骚。 ​最关键的是那个“出口”。终身轨冲刺失败了,学校领导会把你叫到办公室,不是让你滚蛋,而是问你:“嘿,哥们儿,要不要考虑转去教学岗?我看你课上得不错。” 这才是精髓:承认你不是万能的,科研冲不动,不代表你不是个好老师。 ​说白了,人家留了个活口。 ​结果呢?咱们这边学了个半吊子,把这套机制玩成了血淋淋的“大逃杀”。要么在规定时间里拿论文砸倒别人,要么就自己收拾铺盖滚蛋,连个喘气的口子都没有。教学岗?那不就是个高级“合同工”吗?随时等着被优化。 ​这下好了,一群博士、青椒,为了保住饭碗,活脱脱被逼成了“论文机器”,整天琢磨的不是怎么点亮学生,而是怎么在C刊上多水两篇。他们不是不想教书,是这该死的制度,把他们的脑袋死死按在了KPI的磨盘上。 ​我们引进了西方的屠龙术,结果呢?龙没屠成,倒把自己人先搞累死了了。 ​最讽刺的是什么?一个本该激发创造力的制度,最后只剩下冰冷的数字和一地鸡毛的焦虑。 ​当一个大学的走廊里,只剩下行色匆匆、面无表情的“项目经理”,而没有了能点燃学生眼睛的灵魂导师时,这教育,也就只剩个空壳子了。需要在瑞士和香港金融系统银行开大额结算账户的,欢迎来聊[呲牙]有渠道。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小辰读商业

小辰读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