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多国缺席中国阅兵?很多人以为,美西方多国缺席中国阅兵,是在给我们“施压

买苹果的咔咔 2025-08-29 19:13:41

美西方多国缺席中国阅兵? 很多人以为,美西方多国缺席中国阅兵,是在给我们 “施压”。错了!真相是,他们怕了:怕亲眼看见中国如今的实力,怕直面自己不愿承认的历史,更怕自己主导的旧秩序,在这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仪式上,被悄悄改写。 2025年的中国阅兵将展示超过一百种装备,其中新装备占比极高,包括首次公开的"高超精打"武器系统。这些装备不仅数量庞大,更在质量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歼-20隐身战机、055型万吨大驱等尖端武器系统,无不彰显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惊人成就。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上将曾坦言,中国军力的快速进步令他"夜不能寐"。五角大楼的报告也承认,解放军在某些领域已与美军能力相当。这种实力的直观展示,让习惯了军事优势的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他们宁愿选择"眼不见为净"。 而九三大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一次历史叙事权的争夺。长期以来,西方媒体总爱把诺曼底登陆捧得高高在上,似乎二战胜利全靠他们;而中国军民付出的3500万伤亡、苏联在东线抗击德国主力的牺牲,却常常被轻描淡写。中国通过阅兵向世界宣告:二战不是只有诺曼底登陆,东方战场的十四年抗战同样惨烈,同样改变了历史走向。 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动摇了西方长期把持的"历史解释权",让他们感到道德制高点的动摇。因此,缺席成为了一种"软抵制"——我不来,就能少给你一个传播历史叙事的机会。 美西方国家不敢参加阅兵最根本的担忧,是对国际秩序主导权可能易手的恐惧。中国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当美国推行"美国优先"策略,试图打破既有国际秩序时,中国通过阅兵向世界宣示:作为二战胜利国和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将坚决维护战后国际规则。 这种姿态直接挑战了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秩序,让他们感到不安。特别是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在阅兵中的互动,更被西方视为对现有国际体系的挑战。因此,缺席成为了一种无声的抗议,试图削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与西方国家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仅亲自出席,还安排了四天的访问行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国家的领导人也带着合作文件前来。这种差异恰恰印证了中国阅兵的国际意义——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各国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不同态度。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而一些西方国家却固守冷战思维,将中国的崛起视为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体对阅兵的报道往往带有偏见。他们镜头对着DF-41导弹猛拍,抗战老兵方阵却给个远景模糊带过,试图把阅兵往"军事威胁"上引。这种选择性的报道,恰恰暴露了他们不敢正视中国变强事实的心理。 其实中国老百姓心里明白:先进武器和老兵方阵放一起,一点不矛盾——老兵代表"从苦难中站起来",武器代表"再也不让苦难重演",这是一个国家从弱到强的真实写照。 美西方国家的缺席,本质上是一种"鸵鸟政策"。他们不敢面对中国已经强大起来的事实,不愿承认东方战场在二战中的重大贡献,更害怕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但这种回避改变不了现实,中国的发展进步不会因为几个国家的缺席而停滞。相反,这种缺席恰恰让世界看清了谁在坚持开放包容,谁在固守偏见;谁在维护国际秩序,谁在破坏多边主义。 历史终将证明,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回避,而在于面对;不在于抵制,而在于合作。中国举办抗战胜利纪念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无论西方国家来与不来,这个目标都不会改变。而他们的缺席,只会让这场纪念活动更加凸显其国际意义——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勇气直面历史,但中国有;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拥抱变化,但中国愿意。

0 阅读:199

评论列表

,,,,

,,,,

2
2025-08-29 20:11

谁是真朋友通过这次阅兵就可以看出

买苹果的咔咔

买苹果的咔咔

买苹果的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