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朱允炆削藩失败,如果他削藩成功,明朝的后果会更惨。朱允炆,作为大明的第二任皇

醉卧桃林深 2025-08-29 17:58:30

幸亏朱允炆削藩失败,如果他削藩成功,明朝的后果会更惨。朱允炆,作为大明的第二任皇帝,他选择了一条遗憾的道路,也就是削藩,不得不说,这一步走的太过着急,毕竟朱元璋那时候刚刚离世,着急削藩只会给藩王更多的借口反击。我们也可以看到,多数藩王都不愿意交出自己手上的权力,直接选择反击,而且朱元璋刚离世,朱允炆的行为就等于跟自己叔叔翻脸,难免会引发诸多议论,舆论上没有优势。 而朱允炆当时想的很简单,那就是一步到位,直接将藩王手中的权力收回巩固统治,先坐稳位置再说,这种情况还算正常,问题是他力度太大,一心打算将藩王权力全部收回。 因此,底下的藩王不满,朱棣这边更是收获了大义的立场,最后没有任何负担就能出兵,再加上朱允炆识人不明,皇帝也就到了头,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因为削藩草率才导致遗憾结局。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朱允炆继位后,周边没有可用的重臣,削藩维持皇权的做法是普遍手段,只不过根据当时国情,选择削藩是下下策的战略,如果削藩成功,反而会更加悲惨。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像周、代、齐等藩王先后被削,不是被处死就是直接变成了平民,而这些人里面有的对朱元璋忠心耿耿,甚至没等朱允炆削藩,自己就选择自焚跟朱元璋离去了。 结果朱允炆一心削藩,且一点余地不留,这些皇叔自然心寒,且人人自危,毕竟早年间跟随朱元璋的老将都会落得这个下场,谁又敢不留下后手呢?在这种情况下削藩只会内部大乱。 如果说他成功削藩,那武将心中必然产生犹疑,因为像朱棣这些人,都是在军营待过很长时间的,他们在军中的威望远大于朱允炆,所以边防在削藩成功的同时就可能会出问题。 而我们都知道,朱棣的军事能力堪称卓越,朱允炆却有着识人不明的毛病,这样一来,前线战事能不能撑住真不好说,万一出点什么问题,那明朝其实大概率守不住。 说白了,朱允炆任命的那群儒生,一直想的是文官治国,然后将皇帝架空,结果朱允炆自己还在放任文官集团发展,当然,他周边没什么可用之人,原有的老臣朱允炆也不敢信任。 结果就是陷入尴尬局面,换种角度来分析削藩,如果没有这件事,那文官集团早就加快步伐架空朱允炆了,就算他打算励精图治,也很难发挥原有的计划,大概率随波逐流。 所以说,朱允炆削藩这件事对他自己来说其实充当了缓和器的作用,让周围潜在的风险没那么早暴露出来,可要是成功落实,那后续的问题还是躲不开,因此,削藩注定走向悲剧。 归根结底,还是朱允炆没给出一个阶段性的计划,被方孝孺、齐泰等人带歪了方向,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最终结果自然难以期待。 参考资料:朱允炆人物百科之推行削藩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醉卧桃林深

醉卧桃林深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