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懂了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但他们没看懂,伊朗总统裴泽希齐扬的到访,才是最狠的一笔!当俄罗斯的核弹、朝鲜的火炮、和伊朗的导弹,这三大“硬核”力量的元首,同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时,一个全新的“东方轴心”,就已经宣告成立! 最近,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了一场记者会,表面看上去是为了纪念一场历史事件,但其实真正的重头戏,还是那份嘉宾名单。 虽然名单上的名字不少,俄罗斯的普京、朝鲜的金正恩和伊朗总统裴泽希齐扬无疑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也正是这份名单让我们看到了更加深刻的局势。 不少人一看到普京和金正恩的名字,马上就联想到“东方轴心”这个概念。确实,这些国家都被美国视为敌对力量,和美国的关系远非简单的竞争,而是深刻的对抗。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相聚在北京,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二战时期,苏联和中国的牺牲对抗了西方的侵略,朝鲜也和中国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这些历史联系让他们的相聚看起来有着浓厚的情感基础。 但现实的考量,显然更重。特别是对伊朗来说,被西方长期制裁和孤立,这次来北京,颇有几分“拜码头”、“找组织”的意味。因为放眼全球,似乎也只有中国愿意平等地与他们对话。 然而,别以为这三国领导人之间完全是一致的联盟。在实际的合作协议上,差异非常明显。 俄朝之间签署了强硬的军事互助条约,一方受攻击,另一方必定出手援助。朝鲜已经根据这个条款,派遣军队进入了库尔斯克,这并非空话。 但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协议却没有那么直接。俄伊条约仅表示在一方受攻击时,另一方不能支持侵略者。这看似微小的差别,实际上意味着俄罗斯对伊朗新总统裴泽希齐扬的某种不完全信任。 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中国外交的独特之处:中国并不急于建立军事同盟,但通过相互尊重与利益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更加稳定的“朋友圈”。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份名单中的其他人物。除了普京、金正恩和裴泽希齐扬,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柬埔寨国王、越南国家主席等老朋友的到场,显示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深厚关系。更有韩国国会议长、新加坡副总理这样的邻国代表,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让人看到了中国在多方外交中的灵活运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连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澳大利亚前外长卡尔这样的西方阵营前政要也收到了邀请,这也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渠道依旧畅通。 联合国副秘书长、上合组织秘书长、新开发银行行长等国际组织的重要负责人也出席了此次活动,展现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场“旧秩序的葬礼”,不如说,这是中国在向世界宣告,一个由“全球南方”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正在拉开序幕。
俄罗斯已出现战败苗头!很多人还以为俄罗斯能跟西方耗到底,错了。当普京选择跟特朗普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