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万换14个月保质期?古建修缮变“塌房现场”!纳税人的每一块瓦片,都该砸向责任人的良心! 就在前段时间,安徽凤阳鼓楼顶部瓦片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烟尘漫天中,游客惊呼逃散——而这座地标建筑,去年3月刚耗资341万完成维修! 更令人震惊的是,施工方黄山市徽州中亚公司竟有“前科黑历史”: 1、违规转包:多次将工程转包给无资质个人 ; 2、重大事故:10年前修缮明代祠堂时因违规施工引发火灾,致省级文物严重损毁; 3、资质疑云:国家文物局平台查不到其文物保护资质。 面对这些前科黑历史,我们不禁发问: 1.验收何以过关?合同约定24个月缺陷责任期,但14个月就塌落!《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强制要求5年保修期,验收报告却写着“质量达标” 2. 资金流向成谜:合同价341万,结算竟缩水51万!若查实偷工减料,涉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3. 监管集体失守:监理方对屋顶裂缝“未发现整体滑动”的结论被现实打脸,那就涉嫌玩忽职守罪,当朱元璋刻下“万世根本”时,可曾想到——六百年的台基扛住了战火,却扛不住某些人的敷衍! 文物保护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若调查证实层层转包、验收放水,法律的长鞭必须抽向每一只渎职之手——因为坍塌的不仅是瓦片,更是公众对历史的敬畏! 用法律勒紧修缮的绳结,才对得起“万世根本”的誓言。
341万换14个月保质期?古建修缮变“塌房现场”!纳税人的每一块瓦片,都该砸向责
马俊哲律师
2025-08-29 15:52:45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