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

芸霄记史 2025-08-29 15:23:54

“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运安卡拉,生产线随即熄火;土耳其用这些资料拼出KAAN,首秀就拿到印尼、沙特大单,却闭口不谈当初说好的股权。   2025年印尼防务展上,土耳其的KAAN战机突然火了,现场拿下了印尼和沙特将近两百亿美元的大单,本来,这两家之前一直是中巴“枭龙”战机的潜在客户,没想到生意被土耳其捷足先登。   要说土耳其这五代机KAAN能成还得感谢巴基斯坦,因为当初土耳其在关键技术被西方卡了脖子,不是被美国卡发动机,就是被欧洲拦航电,项目一时间进展得非常慢。   正巧那时,巴基斯坦手头紧,经济日子不好过,土耳其抓住机会抛出橄榄枝,表示你们有成套的“枭龙”生产管理和装配经验,要是给我一份,不仅帮你航空工业升级,还能让你分红、一起赚大钱。   巴基斯坦一看,感觉这买卖稳赚不赔,心想关键部件还在中国手上,自己只是交出了组装和管理这块,既能套现,还有可能把这块蛋糕分享一下,想明白后,巴国很爽快地把生产经验、技术资料打包送到了土耳其。   接下去土耳其团队可没浪费机会,把这套“枭龙”生产经验琢磨得透透的,靠着这些现成经验,再掺和点西方技术,KAAN的原型机很快造了出来。   KAAN战机一亮相,立马吸引了印尼和沙特这些穆斯林国家的兴趣,土耳其高调宣传,说这是穆斯林兄弟共同研发的成果,还承诺买飞机送生产线,免费带徒弟。   这些国家本来还想采购中国飞机,也确实被土耳其这路数打动了,纷纷下了大单,不只要飞机还要建工厂、带技术,印尼方面说得很直接,觉得和土耳其合作能把自家航空工业带起来,比买现成飞机更值。   但是这些交易背后,巴基斯坦真的是亏大了,原来自己卡姆拉工厂的一部分产能被调去给KAAN做零件,“枭龙”Block 3的新飞机产量一下子顶不住了,原计划一年交付24架,最后只到了8架,剩下全被耽误。   更郁闷的是,眼看着原本有意向采购“枭龙”的埃及和阿塞拜疆,也开始和土耳其谈起KAAN合作,一年损失下来看,巴基斯坦摸摸口袋,就比原本少赚了至少几十亿美元。   最让巴基斯坦恼火的是,曾经说好的项目分红后来也没了,巴基斯坦派出去的工程师到了土耳其,在那边也成了“空气”,啥好事也没捞到。   其实中国最有远见,在和巴基斯坦合作之初就留足了后手——发动机和雷达技术从头到尾掌握在自己手里,巴基斯坦只是负责拼装,这样,土耳其虽然拿到“枭龙”的生产流程,但也仅限于如何装配怎么管工厂,真正的核心技术他们还得靠美英的供货,一旦西方断供,KAAN也飞不了起来。   巴基斯坦这回学了个惨痛的教训,他们以为只是小小的生产经验转让,能轻松换到市场和利润,结果自家的工业基础被蚕食、国际客户丢了,还把自己的生产工厂当了“外包车间”,亏麻了!

0 阅读:138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