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预判美方发言:你要是指责,我不接受;你要是不指责,证明你知错了 美国人这次要被中国代表气“死”了。当地时间26日上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等组织的今年第2次常会上,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的发言,直接堵住了美国人的嘴。 当地时间 26 日上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等组织召开今年第 2 次常会。按照以往惯例,美国代表在这类会议上,总喜欢针对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无端指责,尤其是在人口基金合作议题上,多次抛出没有依据的言论。但这次,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率先发言,直接打乱了美国的节奏。 孙磊在发言中明确提到,不出意料,一会儿美国代表又要无端指责中国与人口基金的合作,而这些指责毫无依据,中方会坚决拒绝。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给出了另一种可能:如果美国代表不在发言中指责中方,那就说明对方已经幡然悔悟,中方对此表示认可,毕竟承认错误就是好的。 这番话看似简单,却把美国代表逼到了两难境地 —— 指责会被中方明确拒绝,不指责又等于变相承认之前的指责有误,怎么选都不占优势。了解中美在联合国相关议题上互动的人都知道,美国对中国与人口基金的合作 “找茬” 已不是第一次。 此前几次会议中,美国曾质疑中国利用人口基金合作 “推行特定政策”,但每次都拿不出实质证据,反而被中方用详实的合作数据反驳。比如中国与人口基金在非洲开展的妇幼健康项目,5 年间帮助当地建立了 200 多所妇幼保健站,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这些实打实的成果,让美国的指责不攻自破。 这次孙磊的发言,也并非临时起意。近年来,面对美国在国际场合频繁的无端指责,中方逐渐形成了更主动的应对策略,不再等对方发难后再回应,而是提前预判对方动作,直接亮明立场,让不合理的指责失去传播空间。这种方式既展现了中方的底气,也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看到谁在真正推动国际合作,谁在刻意制造对立。 会议后续进展也印证了孙磊的预判。美国代表在随后的发言中,果然提及中国与人口基金的合作,但语气明显缓和,没有像以往那样激烈指责,只是泛泛而谈 “希望合作符合国际标准”。这番不痛不痒的表态,被不少参会者解读为 “变相回避了之前的无端指责”,恰好印证了孙磊此前的判断。 在联合国这样的多边舞台上,发言的策略和节奏往往影响着舆论走向。孙磊这次的 “预判式发言”,不仅成功堵住了美国的无端指责,更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方坚持合理合作、反对无端抹黑的立场。未来中美在联合国各类议题上的互动还会持续,中方这种清晰、主动的应对方式,或许会成为更多国际场合的 “破局关键”。
美媒称中国的军事力量太过于强大,美国正“惊恐”的看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美媒
【1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