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前,日本上窜下跳刷存在感,新加坡的李显龙还真的上杆子去接球了。 8月25日,李显龙与石破茂会面,并接受日本旭日旗大勋章。 2025年8月25日,日本东京,李显龙现身首相官邸,手捧旭日大绶章,笑容可掬。 日本首相石破茂亲自授勋,理由是感谢他二十年来为新日关系作出的“卓越贡献”。 同一天,日本外务省却正忙着给各国打电话,劝他们考虑“别去”北京参加九三阅兵。一个在刷友谊分数,一个在动手阻拦,双线操作,东京这波操作不简单。 旭日大绶章是日本最高等级的勋章之一,不是想给谁就给谁的。日本国内有明确规定,一般得是年过七旬,在本国或国际事务中干出过重大成就的人才够资格。 李显龙的确符合条件,从2004年到2024年担任新加坡总理,二十年间不仅稳住了国家经济,还在区域外交中左右逢源。 他卸任后转任国务资政,对外事务仍然频繁出面,日本把这枚章挂他胸前,更像是一次政治投资。 不过,这勋章背后的“旭日”图案,可没那么单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旭日旗曾是日本帝国军队的标志,代表着侵略与扩张。 在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这面旗帜如今依旧是敏感符号。所以李显龙接受这枚带有旭日意象的勋章,自然引发不少议论。 尤其是在日本刚刚劝说多国“别参加”中国九三阅兵的这个节骨眼上,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简单。 从公开的信息看,日本这次授勋并非临时起意。一方面是向李显龙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也是借此稳住东南亚的战略支点。 新加坡虽然国土不大,但在东盟的地位举足轻重,金融、科技、港口、外交都不容小觑。 关键是从2024年起,新加坡担任东盟—日本对话协调国,等于是日本和十国打交道的中间人。这时候送个章,拉近一下关系,合情合理。 但就在李显龙在东京笑着收章的同一天,日本外务省的电话和外交照会却已经发出去了。目标很明确——九三阅兵别参加了,中国太“聚焦历史”,太“反日”。 据《共同社》报道,这一次,日本的劝说态度前所未有,甚至连对一些欧洲国家都私下发出“慎重考虑”的建议。 东南亚某外交部内部人士透露,日本这回的行动“非常积极”,不只是打招呼,而是专人专事、几轮沟通。 很难说这两个事件是巧合。日本一边高调授勋,一边低调阻挠,手法虽然一软一硬,但目标却高度一致——在亚太地区强化自己的外交话语权。 尤其是在涉及历史问题上,日本近年来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就在8月15日战败80周年纪念日上,石破茂的讲话全文没有出现“道歉”两个字,也没有直接提到“侵略”行为。 日本国内的氛围也在发生变化。根据内阁府2025年6月公布的民调,72%的受访者认为“日本不应再为历史问题承担额外责任”。 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上,日本政府公开表态越来越多地强调“未来合作”,对过去则选择模糊处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认为中国的九三阅兵“反日”,因为那场阅兵就是在提醒世界——曾经的历史不能被遗忘。 不过,日本这套“双面外交”在国际社会并不吃香。截至目前,已有112个驻华使馆和10个国际组织确认派高级代表参加九三阅兵,包括联合国、上合组织、非盟等。 美国虽然不参加,但也没有公开反对。可以说,日本希望通过外交劝说形成“孤立中国”的局面,最后却落了个“孤掌难鸣”。 新加坡方面的表现则显得低调务实。李显龙接受勋章,既是对个人外交生涯的总结,也延续了新加坡一贯的多边平衡路线。 新加坡从来不选边站,但哪边都不想得罪。能在中美日之间穿针引线,是它最擅长的游戏。这次授勋虽引发争议,但也不至于撕破外交的脸面。 如果从日本的角度看,这种“勋章外交”是它在亚太地区推行软实力的一部分。 在军事和经济手段受限的前提下,日本选择用文化、荣誉和象征性举动来构建朋友圈。而对新加坡这种拥有话语权的中型国家,日本自然会加倍“投资”。 毕竟,日本在“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中,一直在寻找可以合作又能对中国起到制衡作用的国家。 但问题是,历史问题不是一场可以靠公关操作就能翻篇的旧账。中国的九三阅兵不是为了“反日”,而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醒世界和平来之不易。 日本若真想在亚洲赢得尊重,与其劝人别去阅兵,不如正视历史、以诚为本。 信息来源: 《日本政府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外交部回应》——人民日报
为啥就日本害怕中国的阅兵?
【8评论】【2点赞】
用户15xxx22
不要仇恨日本,立场不同而已。我们马踏东京的时候,也别恨我,都是立场不同
AA 回复 08-29 13:59
你个被害的都忘了
用户10xxx06
新加坡光荣的载入吏册,教育后代永世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