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许世友端碗酒,高喊:“谁能把我摔倒,我请他喝酒!”接二连三,上来30

万物知识局 2025-08-29 10:03:15

1930年,许世友端碗酒,高喊:“谁能把我摔倒,我请他喝酒!”接二连三,上来30多位战士,都被打趴下。许世友哈哈大笑:“看来,这酒只能我自己喝了!”他一扬脖,刚要喝,谁料,只听一个声音说:“慢着!”

那年盛夏,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烈日当空,红34团训练场上尘土飞扬。

没曾想就在这时,许世友竟拎着土陶碗,琥珀色的地瓜酒在阳光下泛着光。

只见他把碗往木桩上一墩,对着训练的战士们大喊道:"今天谁能把我撂倒,这碗酒就归谁!"

此话一出,战士们满是满是欢呼声,朝他所在的方向走来。

然而,炊事班的老王看到后却直摇头:"许团长八岁进少林,十二岁就能撂倒武僧教头,这不是存心馋人嘛!"

可话没说完,三连的张大虎已经蹿了上去,此人身高一米八五,曾经徒手扳倒过老乡家的水牛。

两人刚搭上手,许世友脚底一滑,众人还没看清动作,张大虎已经四仰八叉躺在了沙地上。

接下来的场面活像车轮战,机枪手赵铁柱使出了蒙古摔跤的绝活,侦察兵刘二愣用了湘西苗家的缠腿功。

甚至师部派来的文化教员都搬出了西洋拳击的架势。

两个钟头过去,三十多个精壮汉子横七竖八躺了一地,再反观许世友也只是累的出了些汗罢了,:"看来这酒还得自己......"

"慢着!"人群后头传来声嫩生生的吆喝,战士们扭头一瞧,很多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说话之人正是炊事班新来的帮工,还真别说,往那一站瘦得跟豆芽菜似的,军装下摆直晃荡。

司号员李铁嘴扯着嗓子起哄:"小豆子你凑啥热闹?小心团长把你当秧苗插田里!"

许世友却眯起了眼睛,他注意到眼前的小战士虽然个头不到自己肩膀,但站姿像根绷紧的弓。

后来才知道,小豆子本名周水生,父亲是湖北荆州有名的船拳传人,从小在长江货船上练就一身沾衣十八跌的功夫。

两人刚搭上手,许世友就感觉不对劲,小豆子的手掌像抹了桐油,每次刚要发力就被滑开。

围观战士发现团长明明看着要得手,但小豆子身子一扭就溜走了。

突然小豆子脚下一绊,许世友条件反射去扶,冷不防被拽着手腕转了半圈,身子竟像磨盘似的被带得踉跄两步,跌坐在了碾谷用的石磙上。

许世友盯着碗里晃动的酒浆看了三秒,突然仰天大笑:"好小子!这手'浪里白条'的功夫,怕不是跟浪里白条张顺学的?"

原来他认出这是长江船工对付水匪的绝活,专靠借力打力,小豆子红着脸承认,父亲临终前嘱咐"这功夫只能用在正道上"。

后来,许世友特意把比武场从每月一次改成每周一次,还增设了长矛、大刀等传统兵器项目。

1931年反围剿时,小豆子用这套功夫在陡坡上连续放倒七个白军,为部队突围赢得宝贵时间。

许世友的比武场看似嬉闹,实则是消除官兵隔阂、发掘特殊人才的创举。

就像那碗地瓜酒,粗砺里透着醇厚,正是革命岁月最本真的滋味。

信息来源: 《许世友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解放军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民主传统》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开国将帅故事:许世友的"功夫带兵"》

0 阅读:492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