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年,徐达生了个女儿,视若珍宝。朱元璋说:“我们布衣之交,把你女儿嫁给我儿

历史梗王 2025-08-29 09:21:35

1362年,徐达生了个女儿,视若珍宝。朱元璋说:“我们布衣之交,把你女儿嫁给我儿朱棣吧。”徐达不开心:“凭什么常遇春的女儿就能嫁太子?” 1362年,徐达在南京喜得长女徐妙云。那会儿正是明朝刚起步,朱元璋忙着打天下,徐达是他手下头号猛将,立下汗马功劳,封为开国公。徐妙云生下来就带着点“金钥匙”,家里条件好,爹妈又宠她,把她当宝贝疙瘩养着。她小时候不爱玩针线活儿,反而喜欢翻书,啥《论语》《孟子》都读得滚瓜烂熟,连《孙子兵法》这种硬核书她也啃得下去。家里人看她聪明,专门请了老师教她读书识字。她娘谢氏是书香门第出身,教她礼仪规矩,徐妙云打小就气质出众,既有学问又有涵养。 徐妙云长到十来岁,名声已经传开了,说她才貌双全,知书达理。朱元璋的媳妇马皇后听说了,觉得这丫头不简单,就把她叫进宫里瞧瞧。马皇后是出了名的贤后,心地好又有眼光,一见徐妙云就喜欢得不得了,亲自教她读书、做事,还教她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徐妙云在宫里待了几年,跟马皇后处得跟亲娘似的,学了不少宫廷里的门道,也见识了治国安民的大场面。这段经历让她眼界开阔,为以后的人生攒下了资本。 洪武初年,朱元璋忙着稳江山,功臣们功劳太大,他得想办法拉拢住这些人。联姻就是个好招儿,既能绑住人心,又能让皇室多几分保障。有一天,他把徐达叫到宫里,聊着聊着就提了:“你家妙云不错,我想让她嫁给我四儿子朱棣。”徐达一听,心里就不痛快了。他是开国第一功臣,觉得自己闺女怎么也得配个顶尖的,结果朱元璋给安排了个四皇子。他忍不住嘀咕:“常遇春的闺女都能嫁给太子朱标,我家妙云咋就只能嫁朱棣?”这话里透着不甘,毕竟太子是未来皇帝,地位高得不是一星半点,而朱棣只是个普通皇子,封地还远在北平。 朱元璋也不是省油的灯,见徐达不乐意,就打圆场说:“朱棣这小子有出息,模样俊,武艺也好,妙云跟他不会吃亏。”这话说得挺实在,朱棣的确不是泛泛之辈,后来也证明了他的能耐。徐达拗不过皇帝的面子,想想自家闺女的幸福,最后还是点了头。不过,他心里那点疙瘩没完全解开,总觉得女儿的婚事没达到自己的预期。 1376年,徐妙云十五岁,嫁给了十七岁的朱棣,成了燕王妃。婚礼办得挺热闹,朱元璋亲自操办,场面不输皇家气派。徐妙云嫁过去后,没闲着,把燕王府管得井井有条,生了三儿四女,个个养得结实。她不光顾着家里,还帮朱棣处理外头的事儿。洪武十三年,朱棣被派到北平当燕王,她跟着去了,帮着安顿军民,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真正让她出名的是1399年的靖难之役。那年朱元璋死了,孙子朱允炆当了皇帝,想削藩,逼得朱棣揭竿造反。朱棣带兵出去打仗,留徐妙云守北平。建文帝派李景隆带五十万大军围城,北平就万把人,悬殊得吓人。徐妙云不慌不忙,亲自上城墙指挥,安排弓箭手埋伏,还让老百姓帮忙守城。冬天冷得要命,她让人往城墙上泼水结冰,敌军爬不上来。她还天天巡查,给将士们鼓劲儿。北平硬是撑了俩月,等朱棣回来把李景隆打得落花流水。这仗要是没她守着,朱棣怕是早就翻车了。 1402年,朱棣打进南京当了皇帝,改年号永乐,立马封徐妙云为皇后。她当皇后不是光摆样子,管后宫管得严,规矩立得正,还常给朱棣出主意。她劝他别老想着报复建文帝的人,多用些有才的家伙,轻点老百姓的税,让日子好过些。她还写了《内训》和《劝善书》,教女人咋做人,咋行善,影响挺大。可惜她操劳过度,身子骨越来越差,1407年病倒了,没挺过去,去世时才46岁。朱棣伤心得不行,追封她为“仁孝皇后”,后十七年都没再立皇后。1413年,她葬在长陵,1424年朱棣死了,跟她合葬一块儿。

0 阅读:831

猜你喜欢

历史梗王

历史梗王

奏响梦想的奋进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