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公布的名单,至少有三条值得关注:一是金正恩亲自来华出席,且排名紧跟普京之后。 二是莫迪老仙缺席。都到天津参加会议并访问了,还不留下来参加十年一次的大阅兵。 三是敏昂莱来要来,身份是代总统,但排名最后。 随着中国二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临近,出席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名单公布后,不少细节引发关注。这份名单里,既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安排,也有值得细细品味的信息,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下国际关系的微妙动态。 金正恩亲自来华出席,且排名紧跟普京之后,这一安排格外引人注意。近年来,朝俄关系互动频繁,双方在经贸、能源、军事技术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化。 去年俄罗斯与朝鲜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涉及粮食援助与能源开发,今年上半年,两国高层又多次会晤,就地区安全议题交换意见。 中朝关系则始终保持着传统友好,近年来在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上持续推进,中朝俄三国在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利益。 此次金正恩与普京先后出席,为三国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创造了契机,也让三方关系在现有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积极互动的可能。 莫迪的缺席同样成为讨论焦点。此前莫迪刚到天津参加会议并进行访问,却未留下来出席这场十年一次的大阅兵,难免让人对中印关系产生联想。 中印作为相邻的两大国,近年来在经贸领域保持着一定合作,2024 年双边贸易额虽有波动,但仍维持在千亿美元规模,在科技、环保等领域也有过技术交流。 不过两国在边界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导致关系时常出现起伏。此次莫迪的行程安排,或许与印度国内政治议程、双边议题推进节奏有关,而中印关系的发展,始终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对话化解分歧,寻找更多合作契合点。 敏昂莱以缅甸代总统身份出席,且排名在名单末尾,这一安排也与缅甸当前局势紧密相关。缅甸年底将举行大选,明年新政府上台后,国内政治格局可能迎来调整。 中缅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合作密切,中缅油气管道、皎漂港项目等持续推进,为缅甸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 敏昂莱此次出席,既是对中缅传统友谊的延续,也为两国未来合作预留了沟通空间。无论缅甸国内政治如何变化,中缅双方在维护边境稳定、促进经贸互补等方面的共同需求始终存在,这为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份嘉宾名单,本质上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缩影。无论是金正恩的出席体现的区域协作潜力,还是莫迪行程背后的双边关系调整空间,亦或是敏昂莱来访承载的中缅合作延续性,都反映出各国在不同议题上与中国的互动逻辑。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各国与中国的关系或许会有新的发展,但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上,多数国家都与中国有着一致的追求,这也为国际社会持续深化合作、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了坚实基础。
9.3阅兵式外宾名单出炉,60位贵宾齐聚北京,除了金正恩和普京,还有几个细节值得
【1评论】【6点赞】
用户10xxx36
不强求,能来欢迎,不能来肯定有难言之隐,理解!
用户27xxx12
埃及呢??委内瑞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