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莫迪专机起飞,没来中国却去了日本,两处“暗雷”中方必须警惕!   这次莫

茉莉兔说国际 2025-08-28 14:59:56

[太阳]莫迪专机起飞,没来中国却去了日本,两处“暗雷”中方必须警惕!   这次莫迪出访之前,印日之间早就悄悄敲定了一份内容充满“火药味”的联合声明。   里面重点强调要对东海和南海“保持关切”,并声称反对用武力改变现状,这种措辞在印日联合声明中非常少见,一看就知道是在给中国压力。   日本这些年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拉帮结派,莫迪这次选择站台,无异于把自己主动推到中日对立面的边缘。   这还不止是嘴上说说,莫迪和日本还聊出了十年、总额高达10万亿日元的私营投资大单,不光要钱,还要在关键矿产、供应链、军事安全上捆绑得更紧。   表面上看是经济合作,实则是在战略层面做交换,这些动作和中方在稀土领域的强势地位有关,印度这一手很明显是在试图削弱中国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   而早在这次访日前,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就已经放话,说两国会把基础设施和防务合作摆在优先位置。   这话没说透的部分其实更关键,就是印度想在和中方打交道前,先在日本这边“补充弹药”,无论是对抗还是谈判,底气都不能少,所以莫迪选在这个时机访日,绝不是顺路,更不是巧合。   从时间安排上看,莫迪这趟访华本就不寻常,他特意避开了中国的九三纪念活动,而是借着上合峰会的名义来天津露个面,时长刚刚好,不多留,也不深谈。   这种精确控制节奏的操作,说明莫迪并不想把这次访问搞得太亲密,他想要的是一个可以“使用”的舞台,而不是一个需要承担后果的阵营。   不过中方并没有吃这一套,在莫迪启程前,中国已经在南海展开了军事演训,并且提前发布了航行警告。   这种行动不是针对谁喊话,而是用实际部署告诉所有人,这里的局势,中国说了算。   比起纸上的声明和演习式的作秀,中方这波先手才是真正的动作,这说明,哪怕印度在外交上四处布局,中国也有自己把握节奏的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这种一边打交道、一边试探底线的做法,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   稀土限制、防务合纵、军事联动,全都是围绕同一个目标,在不彻底撕破脸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中国的区域影响力。   这种策略听起来像是灵活,但其实更像是在硬碰硬之前先铺好一层软垫,看能不能让对手踩空,只是这回,中国没有踩,反而主动把局布好了。   莫迪的外交节奏背后,其实还有一层不容忽视的历史因素,这两年印度在二战问题上的表态越来越“另类”,居然开始为广岛原爆中的“日本遇难者”默哀,印度议会还公开谴责美国的核打击。   这种操作放在过去简直不可思议,但现在印度的民族主义叙事已经悄悄变了方向。   尤其是莫迪本人,多次引用当年与德日合作的民族主义者钱德拉·鲍斯当作“国家英雄”,这说明印度在对待二战记忆上的立场,已明显偏向日本那一边。   而这种意识形态靠拢,并不是止步于历史书里,在现实层面,莫迪访华前接待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紧接着又飞去日本“商谈区域安全”,把日本、菲律宾这两个跟中国海上有摩擦的国家凑在一起。   他表面上不直接挑衅,实则是在拼凑一个外交上的小“朋友圈”,意图在南海等争议水域对中国施加额外压力。   更实际的是,两国还要在舰船维护、防务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看上去像是补短板,实际上是让日本更方便地借印度的平台插手区域安全事务。   这些操作,不是打打口水仗就能解释的了,而是一套完整的对华合围战略的延伸,对中国来说,如果说以前是“日本不甘心”,现在还多了个“印度来助攻”。   印度看上去动作不少,但很多都是声势大于实质,比如说那次“联合军演”,三艘印度军舰出现在黄岩岛附近,结果什么都没做就走了。   菲律宾需要这个画面感来安抚国内民意,印度则想在舆论场上秀一下存在。   可真要打起来,这种演习根本撑不起对抗的牌桌,说到底,莫迪只是想在他访华前用点实际行动“上点强度”,方便给日本、美国一个交代。   更有意思的是,莫迪整个行程是“先日后华”,这不是偶然,这种流程型安排看似紧凑,实则暗藏逻辑,他想一边稳住美日阵营,一边争取在中方这边留个谈判空间。   他不想被贴上“倒向中俄”的标签,又不想和中国彻底翻脸,这种骑墙思路在他的每一站安排中都能看出来。   但这套平衡术真能撑多久?中方早就识破了印度的打算,从不急于表态,也不轻易断交,而是用实打实的动作来回击虚张声势的做法。   在外交上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安全上把关键水域牢牢守住,这才是对付这种“左右横跳”的国家最稳的办法,印度可以变脸,但中国不必跟着摇摆。   (信息来源:日经新闻--日本首相石破茂和印度总理莫迪将在8月29日莫迪访日期间就“经济安全合作倡议”达成一致)

0 阅读:215

猜你喜欢

茉莉兔说国际

茉莉兔说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