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要清醒了。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珠,想实现和平统一,门都没有。这三个人的骨子里就是想借中国大陆发展致富,借台湾之地搞自由独立,这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理念。 2010年,在马英九的推动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让台湾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量的台湾商品,从石化产品到精密机械,享受着关税优惠进入了大陆市场。 短短两年时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就轻松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许多台湾企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台湾的经济也实实在在地从中受益。 那时候,很多人都乐观地相信钱袋子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也就不远了。 但马英九一边享受着经济合作带来的红利,一边在政治上却采取了十分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回避的态度。 他提出的那套“不统、不独、不武”的策略,虽然表面上维持了稳定,但实际上却让两岸之间更深层次的政治对话陷入了停滞。 这种只谈经济、不碰政治的做法,让大陆方面感觉到自己释放的巨大善意,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到了2015年,朱立伦作为国民党的新任主席,他访问大陆时,同样强调要加强两岸的供应链合作,希望在农产品、半导体等领域继续深化交流。 他提出的经济蓝图听起来很美好,似乎是在延续之前的道路。 但他在岛内却反复强调台湾的“主体性”,并且在教育领域推行的一些调整,也让两岸的年轻人对彼此的认知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种一手抓经济合作,另一手却在文化和认同上划清界限的做法,让两岸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紧接着,洪秀柱也曾短暂地站在舞台中央。她曾高喊统一的口号,一度让外界看到了新的希望。 但她提出的“一中同表”框架,仔细分析下来,却是在要求大陆承认一个“对等”的政治实体,这与大陆坚持的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 她推动经济协议时的积极态度与她在政治统一问题上的含糊其辞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们不禁怀疑,她所追求的究竟是真正的统一,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博弈。 这三个人都精于经济算计,懂得如何利用大陆市场的广阔空间为台湾谋取经济利益,将ECFA变成了一台源源不断的“提款机”。 但每当触及到统一这个核心议题时,他们要么选择回避,要么玩起文字游戏,始终不愿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他们的行为,两岸关系陷入了一个“经济热、政治冷”的怪圈,经济上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政治上的互信却越来越薄。 这种做法不仅让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变得遥遥无期,更在台湾内部制造了一种错觉,似乎可以永远这样“只取经不取真经”,只享受经济好处而无需承担任何政治责任。 这种思维如同温水煮青蛙,消磨了两岸解决政治分歧的黄金时机,也为后来更激进的“台独”势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现在大陆对台湾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过去的模糊空间正在被一点点压缩。想要让两岸关系重回正轨,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只谈经济、回避政治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真正的和平统一,需要的是坦诚相待的政治勇气,而不是精于算计的经济小聪明。
中国大陆要清醒了。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珠,想实现和平统一,门都没有。这
古木过去
2025-08-28 12:19:03
0
阅读:52
用户10xxx19
正确!这几个狗日的就是想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