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了! 正在美国访问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韩国今后将不再采取“安美经中”的国家政策,也就是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韩国今后经济上将脱离中国,要努力成为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同盟供应链的重要一员。 这番话看似突然,实则是韩国在中美博弈夹缝中挣扎的必然选择。过去三十多年,韩国靠着“安全靠美国保护,经济靠中国市场”的“安美经中”策略,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 但如今这条路走不通了——美国正用关税大棒逼韩国站队,要求三星、现代这些企业切断与中国供应链的联系;而中国也不再是单纯的“市场提供者”,从手机到芯片,中国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抢占韩国优势产业的地盘。李在明此时表态,表面是主动调整,实则是被逼无奈。 但问题在于,韩国真能轻易“脱钩”中国吗?看看数据就知道难度有多大:韩国每赚4块钱外贸收入,就有1块来自中国市场;半导体工厂里用的关键材料,四成要从中国进口;就连造船用的钢板,也得依赖中国供应商。 更讽刺的是,就在李在明宣布要加入“民主同盟供应链”的同一天,韩国贸易协会紧急报告称,若失去中国客户,韩国汽车出口将暴跌35%,半导体出口可能腰斩。这种“经济自杀式”的脱钩,无异于亲手拆掉自家房子的承重墙。 强行脱钩的代价,历史早有教训。当年美国逼日本半导体产业与中国切割,结果东芝、松下等巨头迅速衰落;澳大利亚跟风对中国搞贸易限制,红酒、煤炭等行业至今没缓过劲来。 韩国若重蹈覆辙,最先遭殃的将是普通百姓——超市里泡菜价格可能翻倍,因为现在韩国90%的泡菜原料来自中国;现代汽车工厂可能停工,因为河南产的零部件断供;更别提那些靠中国游客吃饭的济州岛民宿老板,恐怕要集体喝西北风。 李在明政府需要明白,务实外交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安全上依赖美国的同时,经济上完全可以与中国保持合作。就像德国总理朔尔茨说的:“我们不能把生意和地缘政治混为一谈。” 韩国真正该做的,是学学荷兰阿斯麦公司的智慧——既配合美国的技术管制,又巧妙保留对中国市场的服务。 毕竟,中国这个14亿人的市场就在隔壁,而美国的承诺却可能随着总统换届而变卦。当韩国街头的中餐馆开始改用越南辣椒,当釜山港停满等待中国买家的现代汽车,或许李在明会想起老祖宗的智慧:远亲不如近邻。
就在刚刚! 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了! 正在美国访问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接受美国媒体
买苹果的咔咔
2025-08-28 11:46:23
0
阅读:613
张质兵
这家伙比尹大头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