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才后知后觉,顾廷煜拒绝过继儿子,哪是糊涂,分明是把妻女的后路算得明明白白! 他自己身子骨早不行了,心里门儿清:要是过继个儿子,爵位就落不到顾廷烨手里,反倒顺了小秦氏的意——她保准把继子当成争爵的棋子,到时候他死了,邵氏和娴姐儿夹在中间,就是妥妥的炮灰,指不定还得被暗害。原著里他都点明了,没儿子,小秦氏就会把心思全放顾廷烨身上,邵氏能平安度日,娴姐儿也能好好嫁人,这才是护着妻女。 说起来这大郎也是个复杂人,跟顾廷烨斗了大半辈子,少不了小秦氏早年洗脑的缘故,心眼格局是小了点。但对家人是真没话说,一句“我也要为我的娴姐儿计一计”,就够让人改观的——他知道顾廷烨的性子,把妻女托付给这个弟弟,比扔给过继子和虎视眈眈的小秦氏靠谱多了。 难怪有人说他换个视角就是美强惨男主,原著里病得皮包骨还容貌秀美,又聪明又护崽,除了跟顾二拧巴这点,当爹当丈夫是真合格。你们重刷时有没有被他这波“拒绝过继”的操作戳到? 知否
重温《知否》才后知后觉,顾廷煜拒绝过继儿子,哪是糊涂,分明是把妻女的后路算得明明
路昭看娱娱乐
2025-08-28 08:33:10
0
阅读:69
胡梦茵
更何况顾大顾偃开这对父子俩从来就没信任过小秦氏,所谓顾偃开眼瞎顾大被挑拨多付顾二都不过是这对父子的障眼法,毕竟顾家根基还是在军队,顾大哪怕多智近妖也不可磨灭他身体不好接不下顾家根基的事实,偏生顾大又有了娴姐儿这个健康聪明的女儿,谁能保证他日后没有亲子,但是谁又能保证他那个遥遥无期的亲子身体康健并且顾偃开能熬得住这个孩子长成袭爵还有一身武艺接的下顾家军中一摊,所以顾二这个母家无人的打从一开始就是顾偃开顾大父子选定的工具人,顾偃开一力培养他文治武功能力过人能够帮着顾大以及那个遥遥无期的孙子守住顾家势力,又名声一直不行容易被顾大拿捏可以轻而易举就被未来侄儿夺了爵位继承权,所以顾大故意坏顾二名声顾偃开心知肚明。只是没想到顾二早早和曼娘有了儿子并且曼娘一看就不是个安分的,这才是顾大必须对顾二痛下杀手的原因,不然以邵氏的脑残,别说对付小秦氏,曼娘都能玩儿死她。
胡梦茵
顾大一生都在为自己那个莫须有的儿子计,冷眼旁观小秦氏与顾家四房五房上蹿下跳闹笑话,没想到反噬自身顾家四五房闹笑话闹出夺爵之祸,可以说这个时候的顾大已经无力回天,顾家一门的生死完全捏在顾二掌中。知道为什么顾大要在顾二娶了明兰后才开祠堂求着顾二袭爵并且挽救顾家,因为这是顾二给顾家得暗示,他低娶明兰顾家上下才有活命的可能。还是看看这时候的政治格局吧。本身顾二与沈从新才是赵宗全真正的左膀右臂,顾二能力强但是孤家寡人的“白烨”一个,沈从新能力稍弱但是背后是皇后沈从英和桓王这个嫡长子,如不是老皇帝临终前挑拨点明了顾二真实身份,那么沈郑联姻和张顾联姻就完美了,既解决了新老融合的难题,又完美行程制衡。可惜还是人太少,顾二顾家二公子的身份一爆出,赵宗全的朝堂就微妙了,但是这老小子还是没有放弃用顾二联姻张家的可能,所以桓王才会让人告诉顾二这件事,顾二不得不加快娶明兰的进程。顾二娶明兰顾家才有继续存在的空间,要是顾二攀高枝娶了张氏,那么顾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毕竟赵宗全需要的是一个孤家寡人和京城旧勋贵毫无牵连的白烨来联姻张家为己用,而不是宁远侯顾家二公子来联姻张家给自己朝堂埋雷。
胡梦茵
所以顾大所谓不过继不过是名头好听,什么为娴姐儿计一计都是假话,根本原因是为他自己决策失误埋单。毕竟顾大已经袭爵多年,凭他的心机虽然不能建功立业,但是在京中邕王兖王还有老皇帝三人拉扯皇位继承的时候约束顾家上下谨小慎微完全可以,可惜他和小秦氏一样冷眼看着顾家四房五房介入却放任不管,结果闹出事来惹了一身腥 那么就得接受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下场在看明白顾二最终没有选择当白烨以后,顾大才上场找顾二不过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