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经济发展路线图来了# 中国的人工智能迎来了历史性时刻。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是继“互联网+”以后,又一份科技产业的纲领性文件。
在这份《意见》引领下,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是90%,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家首次对智能经济进行了系统部署。
感觉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在科幻片一样的智能社会啊!
说到底,AI到底如何帮助我们每个人呢?
《意见》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这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
我特别想从人工智能+产业和全球合作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1:“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工业领域,是推动全要素智能化发展,覆盖“人机料法环”,这个5个字,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工业生产必将为此重构。
-农业领域要数智化转型升级,从智能化种植、养殖,再到农业智能装备,乃至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未来的农民,通过智能终端,就可以实现种植、浇水、收割,直至农产品深加工等。
-创新服务业,服务业应该是变化最大的产业,比如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你可以理解为,像武汉的萝卜快跑,人工智能和测试员、标注师、技术团队等新岗位一起,构建无人驾驶。从人机互补、人机协作到真正实现人机共生。
新技术浪潮来了,我们不用,才是最大的危机。
2,“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当下全球冲突不断,割裂严重,来看看中国的“人工智能+”的全球方案。
中国要把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开放生态,强化算力、数据、人才等领域国际合作。
这说明,咱们中国的“人工智能+”是基于全球视野的,甚至可以惠及全球每一个人。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