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年,10岁的西夏皇后正在梳妆,娇艳的大嫂来到她面前,拿起她的凤冠就戴在自己头上。皇后问她:“你想要干什么?”还没等她回答,皇帝就走进来说:“她是我西夏新的皇后了!” 在西夏皇宫内苑中,年仅十岁的没藏皇后,正身着华服,由宫女伺候着梳理头发。 此时,象征着身份地位的凤冠尚未戴上。 突然,殿门被打开了。 来人正是她的大嫂,此人容貌娇艳,但眉眼间却透着精明的梁氏。 梁氏进来后,径直走向梳妆台,也不行礼,直接略过小皇后,伸手就将凤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眼见这一幕,没藏皇后站起质问:“嫂嫂,你这是何意?” 话音未落,皇帝李谅祚直接宣布:“从今往后,她便是朕的新皇后了!” 李谅祚,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与大臣野利遇乞之妻没藏黑云私通所生的儿子,身份尴尬。 元昊为掩盖丑闻,将怀孕的没藏黑云藏于戒坛寺,李谅祚便出生在这佛门清净之地。 幼年时,被寄养在舅舅没藏讹庞家中。 1048年,李元昊在宫廷政变中被太子宁令哥刺杀身亡。 这场政变,幕后推手正是没藏讹庞。 他利用太子对父亲的不满,煽动他弑父,随后以“弑君”罪名处死宁令哥,扫清障碍。 最终,他违背元昊遗诏,力排众议,将年仅一岁的李谅祚扶上皇位,自己则以国舅兼国相的身份独揽朝纲。 没藏黑云成为太后,兄妹二人内外勾结,把持西夏朝政长达九年。 李谅祚的童年与少年,便在舅舅的阴影下度过,虽贵为天子,实为傀儡。 为巩固权力,他甚至在李谅祚九岁时,强行将自己的女儿,册立为皇后,并在宫中遍布耳目。 随着年龄渐长,李谅祚开始愈发对舅舅日益不满。 然而,母亲没藏太后的存在,却一直在平衡政局。 1056年,没藏太后因与情夫李守贵、宝保吃多之间的三角恩怨,在贺兰山狩猎归途中遭李守贵设伏刺杀身亡。 太后的暴毙,权力瞬间失衡。 没藏讹庞不仅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梁氏的出现,却如同投入干柴的火星,改变了局面。 她是没藏讹庞的儿媳,小没藏皇后的亲嫂嫂。 她被没藏讹庞派入宫中,名义上是探望、陪伴小皇后,实则是监视皇帝李谅祚。 然而,梁氏发现了到宫廷权力格局的变化。 于是,她决定背叛夫家,投靠皇帝。 梁氏开始利用出入宫廷的便利,刻意接近李谅祚。 她凭借出众的容貌、温婉的性情和过人的心机,很快俘获了少年皇帝的心。 梁氏也开始扮演起双面间谍的角色,一方面向没藏讹庞传递编造皇帝懦弱顺从的虚假情报。 另一方面,则向李谅祚透露舅舅的言行及朝中反对势力。 这段隐秘关系,终究未能瞒过没藏讹庞。 没藏父子开始商讨对策,甚至想废黜李谅祚。 然而,这番密议,恰被梁氏偷听到。 她立刻将“没藏父子密谋弑君”的消息,添油加醋地密报给李谅祚。 李谅祚惊怒交加,但最终意识到此时或许是自己动手的最好的时机。 他召见早已不满没藏专权的大将军漫咩等心腹,痛陈舅舅的罪状与弑君阴谋,君臣歃血为盟,定下锄奸大计。 李谅祚假意召没藏讹庞入宫商议“国事”,埋伏在侧的漫咩率精锐甲士一拥而上。 很快,没藏讹庞当场毙命。 皇帝随即下令关闭宫门,军队迅速出动,扑向没藏府邸及党羽宅院。 深宫之中,年仅十岁的小没藏皇后对家族遭遇的灭顶之灾浑然不知。 直到她的嫂嫂梁氏,头戴本应属于她的凤冠。 这时,李谅祚宣布了她父亲的死讯、家族的覆灭以及她皇后身份的终结。 1061年九月,她被废后没藏氏,赐死。 梁氏因“告发逆谋”之功,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梁氏的弟弟梁乙埋被擢升为国相,梁氏家族取代没藏氏,成为西夏新一代权倾朝野的外戚势力。 李谅祚亲政后,展现出与不同的政治抱负。 然而,1067年冬,年仅二十一岁的李谅祚因旧伤复发,骤然离世,留下年仅七岁的儿子李秉常继位。 梁皇后晋升为梁太后,临朝摄政。 为巩固自身权力,她彻底推翻了丈夫的汉化政策。 她还撕毁与宋和约,发动连年战争。 1076年,惠宗李秉常年满十六,宣布亲政,试图恢复父亲推行的汉礼。 梁太后反却立即诛杀李清,将亲政仅数月的惠宗皇帝囚禁于皇陵附近的水寨之中。 此举引发西夏国内大乱,皇族与各部族首领互相攻伐。 宋神宗趁机发动“五路伐夏”,三十万大军压境。 然而,梁太后采纳老将建议,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截断粮道的策略,大败宋军,次年歼灭宋军二十余万,取得最辉煌的军事胜利。 但连年征战,虽胜犹败,国力消耗一空。 内外交困之下,1085年,梁太后被迫还政于惠宗。 十月,梁太后薨逝,结束了她长达十八年的干政生涯。 然而,梁氏专权并未终结。 梁乙埋之女,即惠宗皇后,依样垂帘听政,开启了西夏第二代梁氏专权时代,直至1099年被辽国使臣毒杀方止。 两代梁氏,掌权三十余年,使西夏元气大伤,民生凋敝。 主要信源:(《西夏书事》《宋史·夏国传》《辽史·西夏外记》、洛阳网——遥望西夏:大权在握的太后们)
1061年,10岁的西夏皇后正在梳妆,娇艳的大嫂来到她面前,拿起她的凤冠就戴在自
永不言败傲苍穹
2025-08-26 12:40:02
0
阅读: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