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6年,辽太祖猝死,皇后述律平突然抽出佩刀,一刀砍下自己的右臂,扔进先帝棺木里,面不改色道:“我儿年幼,就让我的手臂陪伴先帝吧!”不成想,100多位大臣被皇后设计殉葬了。 这一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突然猝死在征服渤海国的归途中。 消息传来,整个辽国政局变得动荡不安。 正是在整个国一日无君的时刻,皇后述律平,这位曾与太祖并肩驰骋草原、运筹帷幄的“地皇后”站了出来! 契丹旧俗,夫死妻殉,以示忠贞。 群臣或试探,或敬畏,或暗藏锋芒,都开始等待着这位强势女主最终的抉择。 是遵循古礼,以身殉夫? 还是打破桎梏,独揽乾坤? 述律平并非寻常深宫妇人,一点也不短见! 她出身回鹘贵族,自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可汗起,她便是他最信任的盟友与智囊。 她曾代夫坐镇后方,运筹帷幄,平定叛乱,也曾亲率部众,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 在神册元年辽朝建立,她被尊为“应天大明地皇后”。 她的威望与权势,早已深植于契丹贵胄心中。 然而,阿保机的突然猝死,让整个帝国失去了顶梁柱。 长子耶律倍,汉化深厚,雅好诗书,次子耶律德光,勇猛善战,军功卓著,幼子耶律李胡,虽为述律平所钟爱,却性情暴虐,难孚众望。 皇位之争,一触即发。 述律平深知,若不能迅速掌控局面,初生的辽国必将陷入内乱,分崩离析。 此时,她必须为幼子耶律德光铺平道路。 所以,述律平拿起镶金佩刀切入了右臂的关节! 一截断臂,被她面无表情地掷入耶律阿保机敞开的棺椁之中。 她脸色煞白,却挺直脊梁:“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我暂不能随先帝于地下,便以此臂代我,侍奉先帝左右!” 这石破天惊的一幕,让台下的群臣目瞪口呆。 那截断臂,不仅是述律平对旧俗的献祭,更是她对整个辽国朝堂最血腥、最决绝的权力宣言。 她,述律平,将以铁与血,为年幼的儿子,为耶律氏的江山,劈开一条染血的生路。 断臂之举,只是第一步。 那截断臂,是她的投名状。 断臂的震撼尚未平息,述律平的第二步棋已然落下。 她以“为先帝遴选忠贞之士,永世相伴”为名,掀起了对朝臣的大清洗。 这“殉葬”,绝非遵循古礼的荣光,而是精心策划的政治谋杀。 述律平开始审视那些曾对耶律倍表示亲近的,那些质疑她主政合法性的,那些手握重兵、可能威胁耶律德光统治的将领与贵族,都被她一一“点名”。 反抗者,被视为不忠,立斩不赦,沉默者,被强令就范。 灵堂之外,刑场之上,短短数日,百余位大臣及亲信,迅速被收割。 这场以“殉葬”为名的屠杀,彻底铲除了耶律倍的支持力量,震慑了所有心怀异志的贵族,为耶律德光的顺利登基扫清了道路。 述律平用铁腕与鲜血,证明了她才是耶律阿保机死后,辽国真正的主宰者。 她端坐于珠帘之后,以皇太后之尊,继续掌控着帝国的航向。 她运筹帷幄,支持石敬瑭建立后晋,为辽国赢得战略缓冲。 她洞察时局,虽不主张南侵,却在耶律德光946年灭后晋时,适时送上庆贺,维系着母子间微妙的政治平衡。 辽国在她的幕后掌控下,疆域扩张,国力日盛。 然而,权力却难以驯服。 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从中原撤军的途中暴毙,皇位再度悬空。 历史的轮回似乎再次上演。 述律平心中对幼子耶律李胡的偏爱,再次燃起。 她不顾耶律李胡的暴虐无能在朝野间早已臭名昭著,执意要将他推上皇位。 然而,这一次,她的铁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 随军的贵族与将领们,早已厌倦了述律平的独断专行,更恐惧于耶律李胡的统治。 他们迅速拥立了耶律倍之子耶律阮。 消息传回上京,述律平勃然大怒。 她无法容忍权力旁落,更无法接受自己精心构筑的秩序被打破。 年近七旬的她,竟亲自披挂上阵,命耶律李胡率军讨伐耶律阮。 两军最终对峙于潢河横渡,述律平白发萧然,端坐于战车之上。 她目光如电,直视对岸的孙子耶律阮。 往昔的杀伐决断似乎又回到了她的脸上,然而,岁月终究不饶人,更深的是,人心已变。 老臣耶律屋质挺身而出,痛陈骨肉相残之祸,力劝双方罢兵言和。 对峙的士兵们,听着老臣的泣血之言,厌战情绪弥漫。 述律平环顾四周,从将领们闪烁的眼神中,她读到了犹豫与抗拒。 她意识到,那个凭借断臂之勇、血洗朝堂便能震慑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最终,这位曾叱咤风云的铁血太后,在耶律屋质的斡旋下,接受了和解。 然而,和解的代价是沉重的。 述律平被剥夺了权力,软禁于遥远的祖州。 在祖州那座孤寂的石屋里,述律平度过了凄凉的余生。 权力,这个她曾不惜断臂、染血双手也要紧握的东西,最终消散无踪。 公元953年,述律平在祖州石屋中溘然长逝,终年七十五岁。 谥号初为“贞烈”,后改为“淳钦”,与耶律阿保机合葬于祖陵。 她的故事,功过是非,如同祖陵前不息的朔风,在历史的旷野上,永无定论地呜咽回响。 主要信源:(北国网——辽宁日报)
公元926年,辽太祖猝死,皇后述律平突然抽出佩刀,一刀砍下自己的右臂,扔进先帝棺
万物聊综合
2025-08-25 16:15:27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