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魏忠贤的“对食夫人”,抚养明熹宗16年,后被崇祯下令处死。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末搅得后宫鸡犬不宁的客氏。
明代宫廷制度中,皇子出生后需从民间挑选乳母,客氏被选中成为朱由校的乳母。
客氏本名客巴巴,出身贫寒却野心勃勃。进入皇宫后,她凭借细心周到的照料赢得了朱由校的依赖。
当时的太子朱常洛(朱由校之父)深陷 “国本之争”,终日惶恐不安,根本无暇顾及儿子的成长;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早逝,年幼的朱由校在冷漠的宫廷中,将客氏视为唯一的情感寄托。
这种特殊的依赖关系,为客氏日后的专权埋下了伏笔。
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明神宗与明光宗在一个月内相继驾崩,16 岁的朱由校仓促继位,是为明熹宗。
这位新皇帝对陪伴自己十六年的乳母客氏感情深厚,登基不过月就打破祖制,封客氏为 “奉圣夫人”,允许她在宫中乘坐轿子,仪仗规格堪比皇后。
每当客氏出行,宫中内侍都要跪迎道旁,高呼 “老祖太太千岁”,其权势可见一斑。
按照明代惯例,皇子断奶后乳母需出宫归家,但熹宗对客氏的依赖已到了无法分离的地步。大臣们多次上奏请求客氏出宫,熹宗却总是以 “皇后年幼,需客氏照料” 为由拒绝。
后来在大臣们的反复劝谏下,客氏才短暂出宫,可没过几天,熹宗就因思念过度茶饭不思,最终还是将她接回宫中。
客氏能在后宫呼风唤雨,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物的支持,宦官魏忠贤,两人在宫中结为 “对食”。
“对食” 是指宫女与宦官结成名义上的夫妻,虽无实质夫妻之实,却能相互扶持。
起初,客氏的 “对食” 伙伴并非魏忠贤,而是另一位宦官魏朝。
魏朝是魏忠贤的 “拜把兄弟”,曾在魏忠贤刚入宫时给予诸多帮助。但客氏看中了魏忠贤的野心与手段,果断抛弃魏朝,转投其门下。
这场 “三角关系” 最终在乾清宫的深夜爆发激烈冲突,魏忠贤与魏朝为争夺客氏当众斗殴,惊动了已入睡的熹宗。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熹宗竟让客氏自己选择伴侣,客氏毫不犹豫地选中了魏忠贤,皇帝当即拍板认可,魏朝则被发配到凤阳守陵。
这场 “宫斗” 的胜利,让魏忠贤与客氏的权力联盟正式确立。两人分工明确:客氏掌控后宫,魏忠贤把持朝政,形成了 “后宫前朝,相互呼应” 的格局。
熹宗沉迷木工技艺,将朝政尽数托付给魏忠贤,甚至说过 “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的话。在皇帝的纵容下,这对 “对食” 夫妻开始疯狂扩张势力。
客氏深知自己的权力根基是熹宗的信任,为防止其他妃嫔分宠,不惜对怀孕的后妃痛下杀手。
裕妃张氏怀有身孕,因得罪客氏被打入冷宫,最终活活饿死;慧妃范氏生下皇子后,客氏竟暗中使计导致皇子夭折;就连皇后张氏怀孕时,也被客氏安排的宫女暗害,最终流产。
熹宗一生共育有三子三女,却无一存活,这背后都离不开客氏的黑手。她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自己始终是熹宗最依赖的女性,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
随着权力的膨胀,客氏的行为愈发肆无忌惮。她在宫中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宫殿,规格远超太妃;每次回家省亲,都用皇帝的仪仗开路,沿途官员需跪地迎送;其家族成员更是鸡犬升天,侄子客光先、客璠都被封为锦衣千户,甚至连家中的奴仆都仗势欺人。
当时的北京城流传着 “客氏出,如帝出” 的说法,足见其权势之盛。
天启七年(1627年),23 岁的明熹宗因落水病重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皇位由其弟朱由检继承,是为崇祯皇帝。
这位新君早已对客氏与魏忠贤的专权深恶痛绝,登基后迅速展开清算行动。
崇祯元年(1628 年)正月,崇祯下令将客氏赶出皇宫;同年十一月,魏忠贤被发配凤阳,途中畏罪自杀。
在抄查客氏家产时,锦衣卫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证据:她的家中藏有八名怀孕的宫女。据审讯得知,客氏竟计划在这些宫女生产后,将婴儿冒充皇子,继续操控朝政。
这一阴谋彻底激怒了崇祯,他当即下令将客氏押往浣衣局严刑拷打。
在浣衣局的审讯中,客氏终于交代了多年来迫害皇嗣、干预朝政的罪行。
崇祯下旨:“客氏淫乱宫闱,残害皇嗣,罪大恶极,着即笞死,焚尸扬灰。”
这位曾经权倾后宫的 “老祖太太千岁”,最终在冰冷的刑场上被活活鞭死,尸体被焚烧后骨灰撒于荒野,连个全尸都没留下。她的家族成员也受到牵连,侄子客光先、客璠被斩首,家产全部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