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人凤逃离重庆前,听说李修凯还没有走,他顿时急了:“李修凯手握机密,他儿子又是共产党,若留下来定会坏事!” 1949年底,那会儿重庆的风声,一天比一天紧。解放军的炮声仿佛就在耳边,山城里头人心惶惶,国民党的高官们都在想方设法搞机票、船票,准备开溜。毛人凤,这位执掌生杀大权的保密局局长,自然也在忙着指挥撤退、销毁文件、布置潜伏特务,忙得是焦头烂额。 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一个手下匆匆来报,说保密局司法处处长李修凯,居然还没动身,看样子是不打算走了。 毛人凤听完,手里的笔“啪”地一下就掉在了地上。他当时就急了,冲着手下吼道:“李修凯手握机密,他儿子又是共产党,若留下来定会坏事!” 这就奇怪了,一个处长而已,至于让“杀人魔王”毛人凤如此失态吗?这李修凯,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说白了,李修凯就是毛人凤的“人事总管”兼“纪委书记”。 他那个司法处,听着像个管法律的,实际上权力大得吓人。它管的是整个保密局内部的督查、纪律、逮捕和审讯。哪个特务不忠诚了,哪个特务被策反了,哪个特务贪污腐败了,都归他管。 这意味着,李修凯的大脑,就是一部活的保密局核心档案库。 从高层大佬的隐私黑料,到潜伏在各地的特务名单、联络方式、电台呼号,再到整个特务组织的结构图、指挥链、薄弱环节……他都一清二楚。他要是留下来,把这些东西往解放军面前一交,那毛人凤费尽心机准备在大陆埋下的那些“钉子”,一夜之间就得被起个底朝天。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是要了保密局的老命。 更要命的是,李修凯的儿子——黎原,当时已经是解放军里一名战功赫赫的团级指挥员了。父子俩,一个在保密局抓共产党,一个在解放军里打国民党,这戏剧性,搁现在也是顶级的剧本素材。 毛人凤的恐惧,就在这个点上。他怕的不仅是李修凯手里的机密,更怕的是这层父子关系。在他看来,有这么一个前途光明的儿子在对面,李修凯的“投诚”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这种风险,用咱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级核心涉密人员,家有近亲在竞争对手阵营担任高管”,这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都是最高级别的安全警报。 于是,毛人凤赶紧下令,派人去“请”李修凯,务必把他带上飞机,带不走就“处理掉”。命令很明确,要么跟我走,要么就地消失。 可李修凯早就不是那个唯命是从的下属了。他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这些年在司法处长的位置上,他看透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倾轧,看透了所谓“党国大业”早已是千疮百孔。眼看着大厦将倾,是跟着这艘破船一起沉没,还是为自己和家人,也为这个国家,选择一条新的出路? 更何况,他的儿子黎原早就通过地下党组织,多次策反他。父子连心,儿子的选择,国家的未来,都在牵动着他的心。 当毛人凤派来的特务找到李修凯,软硬兼施地劝他离开时,他只是平静地拒绝了。特务们看他态度坚决,又不敢在城里公然动手,毕竟李修凯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只能回去复命。 毛人凤听了汇报,气得直跺脚,但他自己的逃命时间也到了,飞机马上要起飞。他没时间再跟李修凯耗下去。最终,在飞离重庆的最后一刻,他只能恨恨地留下一个未了的巨大隐患,这个隐患,也成了他日后在台湾夜不能寐的心病。 留下的李修凯后来怎么样了呢?重庆解放后,李修凯主动向解放军军管会自首,并且献出了一份“投名状”——他凭记忆默写和整理出了大量保密局的核心机密文件,包括潜伏特务名单、组织架构图等等。 这份情报的价值有多大?简直无法估量。它让新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高效地挖出了大量国民党潜伏特务,粉碎了无数起破坏活动,为新生政权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毛人凤当初最担心的事,百分之百地发生了。 李修凯因为有重大立功表现,得到了宽大处理。他后来在西南军政委员会担任参事,安度了晚年。而他的儿子黎原,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在军队发光发热,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后来还担任过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要职。
1949年,毛人凤逃离重庆前,听说李修凯还没有走,他顿时急了:“李修凯手握机密,
趣史小研究
2025-08-24 00:02:51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