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深夜发文喊话中国,希望中国不计前嫌帮美国一把!据德国之声报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喊话中国说:“中国正担心大豆短缺”,还保证“美国农民的大豆最优质”,甚至开出“订单翻四倍就能减少贸易逆差”的空头支票。说白了就是想把中国当“接盘侠”,想用大豆当筹码搞政治讹诈! 其实这套 “用农产品撬动外交” 的操作,特朗普早在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期间就演过。那年,他政府一声令下,对中国出口的上千种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本想靠这种强硬手段逼中国让步。可关税的 “反噬” 来得比谁都快 — 中国随即减少了美国大豆进口,美国农场主的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全年直接损失高达 260 亿美元。眼看农业州的不满情绪要发酵,美国政府最后只能从财政里掏出真金白银,给受损农民发补贴兜底,才算勉强压下这场危机。 如今特朗普又想把老剧本重演一遍,却没看清这几年全球供应链和中国采购格局早已变了天。 2018 年那会儿,中国进口大豆市场里,美国大豆确实占着 40% 的份额,那会儿中国的大豆进口来源还比较集中,美国确实有 “叫板” 的底气。但这几年,中国早就在悄悄布局大豆供应链的 “多元化防线”: 一方面跟巴西深化合作,现在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的比例已经冲到了 65%,成了绝对主力;另一方面,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的大豆也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连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豆种植基地,都在跟中国企业合作扩产。 更关键的是,中国国内的 “大豆振兴计划” 也在稳步推进。这几年,东北、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4 年全国大豆产量比 2018 年多了近 800 万吨,虽然还需要进口补充,但 “自给率提升 + 多元进口” 的组合拳,早就把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降了下来。 现在再看美国大豆在中国的份额,只剩 18%,换算成实际数量差不多 100 万吨,连中国每月大豆进口量的零头都不到 — 这个数据变化,不是中国故意 “针对” 美国,而是中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构建稳定供应链的必然结果。 特朗普现在喊出 “订单翻四倍”,还有个没说出口的隐情:当下美国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两年,美国国内化肥价格涨了近 30%,农机燃油成本也居高不下,种大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加上全球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影响,国际大豆价格波动频繁,美国农民手里的大豆要么卖不上价,要么找不到稳定买家。特朗普作为想重返政坛的人,必须稳住农业州的选票 — 毕竟 2016 年、2020 年, Iowa、Illinois 这些大豆主产州,都是他的关键票仓。所以他喊话中国,表面是 “求合作”,实际是想给美国农民画个 “订单大饼”,帮自己拉选票。 可中国这边的逻辑很清晰:大豆进口首先要考虑的是 “安全” 和 “稳定”,不是谁的 “空头支票” 给得大就选谁。美国这几年一会儿加征关税,一会儿搞贸易壁垒,政策反复无常,中国企业早就吃过 “依赖单一来源” 的亏。 现在中国的采购清单里,巴西大豆因为运输距离近、价格稳定,成了优先选项;阿根廷大豆虽然偶尔受汇率影响,但合作机制成熟;连俄罗斯大豆,都因为 “一带一路” 农业合作的推进,成了新的补充。 反观美国大豆,不仅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还得受美国国内政治波动的影响 — 谁能保证这次特朗普承诺的 “减少贸易逆差”,不会等中国下了订单就变卦? 说到底,特朗普的喊话,本质上是把 “国际贸易” 当成了 “政治博弈的工具”,把 “大豆” 当成了 “讨价还价的筹码”。 可中国早已不是 2018 年那个需要被动应对的角色,想靠一句 “优质大豆” 和一张 “空头支票” 就让中国当 “接盘侠”。这种想法,早就跟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样,成了 “过去式”。
特朗普深夜发文喊话中国,希望中国不计前嫌帮美国一把!据德国之声报道,特朗普在社交
古今知夏
2025-08-23 14:19:41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