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著名的国学大师余秋雨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自己的糟糠之妻李红离婚了。没想到他转头就娶了一个小自己16岁的娇妻——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但余秋雨却在婚后向马兰提出了一个几乎所有女人都无法忍受的条件,就是一起抚养前妻女儿,可马兰居然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才子多情,是很常有的事,比如余秋雨。余秋雨在成名之前,前任妻子默默为他付出了很多,她叫李红,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爱美的李红非常热爱戏剧。
李红在努考上海戏曲学院的路上,遇到了她的挚爱,也就是余秋雨。尽管最后因为政审不过,李红没能成功考上,但是事业失意、情场得意,李红还是很知足的。婚后,李红还为余秋雨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很幸福。
在这段时间内,余秋雨先后出了《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等作品,在他女儿出生那年,他还凭借《戏剧理论史稿》获得了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
但没多久,余秋雨生病了,事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余秋雨被解雇了。认识他们的人都知道李红是非常难得的好妻子,这个阶段,为了让余秋雨可以安心创作,李红主动担起养家的重任,独自一人跑到深圳去打工,承受着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寂寞。
李红始终相信,辛苦是暂时的,等老公事业有起色了就好了,为了老公和女儿,再辛苦她也能坚持,三年后,余秋雨凭借《文化苦旅》一举成名,然而,等待李红的不是苦尽甘来,而是背叛和抛弃。
就在李红常年在外打工的阶段,苦闷的余秋雨在经常去戏楼听黄梅戏,一来二去,便认识了黄梅戏名家马兰,马兰曾经读过余秋雨的《戏剧理论史稿》,对作者很佩服,当时她还以为余秋雨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后来两人相识之后,感觉非常投缘,总有说不完的话,很快两人就坠入了爱河。大多数男人都无法战胜名利带来的魔咒,也就是在事业功成名就之后,抛妻弃子,寻找更好的新欢。
在内心挣扎过后,李红还是签了那份离婚协议书,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是为了爱,时过境迁,他们之间的爱早已变质,何必再纠缠呢?就这样,余秋雨和马兰在一片骂声中走进了婚姻殿堂。
但是,马兰似乎真的是余秋雨的福星,婚后,余秋雨的事业迎来了巨大的转机,职位和社会影响力都步步高升。但是自古文人相轻,看到余秋雨的顺遂,很多文人就看不下去了,找到机会就发表文章对余秋雨进行抨击。
但是,余秋雨对这些声音从来不去回复,即使说到这些事情也仅仅是风淡云轻地描述几下,似乎讲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在文坛见惯了互撕的场面,余秋雨也不禁感叹:对于他自己的一生,那就是孤独,他经历过很多,但是越到后来,就越没有人站在自己身边,因此孤独是他唯一的伴侣。
好在,余秋雨还有相知相爱的妻子马兰相伴,有一次,余秋雨找到机会跟马兰说:“我和前妻的女儿,生活很苦,我希望能给她最好的教育。”马兰听后,不但不反对,还主动说:“是我的错,如果不是我,她本来应该更幸福,不仅要供她上学,将来还要给她买一套房子,让她很有安全感的生活。”余秋雨听后甚为感动。
有马兰的陪伴,余秋雨的人生已没有什么遗憾,他将全身心投入在行走和写作上,蛰伏了30年以后,余秋雨再一次惊艳了世人,这一次他带着新作《老子通释》重磅出场。还是熟悉的挥洒大气的散文风格,只不过这次更多了古代圣贤的智慧光芒。
余秋雨说:中国人如果失去对老子的记忆,将是一个可怕的世界级笑话。而事实是,这个笑话一直存在,因为仅仅5000字的《道德经》基本没有几个人完整地读过,不是不想读,而是读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