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批黄智贤说到“点子”上了,“你住在大陆,却每天批台独,讲统一,说给谁听呢,说给鬼了吧”。 黄智贤靠着电视节目,比如《夜问打权》,这些年在媒体上为统一没少吆喝,她直言两岸不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痛苦”,这话掷地有声,点燃了不少大陆网友的共鸣。 可也有人觉得她人在大陆,嘴上功夫再厉害,说的多是给大陆观众听,岛内民众听得到多少? 毕竟岛内政治那摊浑水,民进党当局对统派人士的打压可不是闹着玩的,黄智贤的言论有力度,但总在演播室里,少了点直面挑战的劲儿。 而“馆长”作为公众人物,他不怕岛内当局的压力,两岸来回跑,通过直播和实地报道,把大陆的真实面貌带给台湾民众。 “馆长”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打破岛内媒体对大陆的那些刻板印象和抹黑,这种“走出去、带回来”的做法,不光需要胆量,还得有一颗真心。 比起坐在演播室里高谈阔论,“馆长”的路子更接地气,也更贴近台湾老百姓的日常,他让更多人看到两岸同根同源的真相,感受到统一不是空话。 不过统派内部也不是总那么和谐,黄智贤有时候言辞太冲,连一些跟她立场差不多的统派人士都挨过她的批评,闹出不少争议。 这种“窝里斗”挺让人叹气,统一是大事业,需要的是大家拧成一股绳,而不是互相指责。 “馆长”在这点上格局更大,他不仅用行动支持统一,还愿意接纳所有为统一出力的人,哪怕对方以前说过啥不一样的言论。 这种胸怀正是统派凝聚力量的关键,统一不是哪个人的独角戏,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 黄智贤的媒体发声和“馆长”的实地行动,其实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媒体评论能点醒更多人,掀起对统一的讨论;实地行动则能拉近两岸民心的距离,实打实地让人看到统一的好处。 两者要是能配合,效果绝对一加一大于二,黄智贤如果能多走出演播室,去岛内或者两岸交流的现场,她的观点没准能触动更多人。 “馆长”也可以借点媒体的力,把他的见闻和感悟传得更远,影响更大。两人要是能联手,统一事业肯定更有奔头。 黄智贤的犀利有她的道理,但如果能多点包容,少点锋芒,她的发声可能会更有号召力。 “馆长”的行动让人佩服,但他也可以多点理性表达,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让更多人明白统一的意义。 不管是媒体发声还是实地行动,统派的目标都是要唤醒民族认同,消除误解,凝聚共识。 所以统派内部得放下成见,抱团取暖,就像马英九说的,统一得“和平、民主”,还得“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 这不光是对岛内民众的承诺,也是对所有统派人士的提醒:统一不是硬推的意志,是大家一起选的方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馆长”批黄智贤说到“点子”上了,“你住在大陆,却每天批台独,讲统一,说给谁听呢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3 10:18: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