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那坡县民兵小分队在中越边境消灭了一个排的越南士兵。可神奇的是,当地的越南老百姓在看见我方民兵时,不仅不报信反而还给我们指路,这是怎么回事? “打得好!为我们出了气!”彼时战斗结束后,越南群众跨境来到中国,对着民兵们竖起了大拇指。这些被越军连抢走最后一口粮食的百姓,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历史铁律。 驻扎在兵充屯的越军一个排(30人)配备3门迫击炮和7具火箭筒,却将主要武力用于镇压两国边民,他们在1985年累计抢劫越南边民327次,焚烧中越贸易商品43吨,更在边境线越南一侧埋设地雷阻止百姓往来。 当地每一户家庭都遭受过本国军队的掠夺,这直接导致那坡民兵突袭时,越南群众主动为中方提供越军布防图、换岗时间表甚至弹药库位置。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越军不仅抢百姓的粮食,连钱也不让百姓们赚。彼时,保乐县群众一半的收入来自对华贸易。越军的封锁政策使当地百姓损失超过200万越南盾(约合当时人民币6000元),相当于普通家庭三年收入。 当那坡民兵队长赵少兵化装成商贩侦察时,越南群众不仅掩护其身份,更详细绘制了越军抢劫商队的路线图。这种自下而上的情报支持使21名民兵在9公里渗透途中完美避开所有雷区和哨所,创下零伤亡歼敌30人的战场奇迹。 那坡民兵使用的火箭筒射程仅300米,必须突进至越军营房150米内开火。越南老农提供的“越军清晨煮饭时枪械堆放室外”的关键情报,让民兵选择了最佳攻击窗口进行攻击。 此次战斗的胜利,不仅彰显了中方民兵的英勇与智慧,更深刻揭示了正义的力量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越南百姓的积极协助,无疑是对越军暴行的有力控诉,也是对中方民兵正义行动的有力支持。在战争的硝烟中,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与战争的残酷。 战斗结束后,那坡民兵不仅赢得了越南百姓的尊敬与感激,更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军队正义、勇敢的形象。这场战斗成为了中越边境冲突中的一段佳话,激励着后来者不断追求和平、正义与进步。而那些曾经遭受越军欺压的越南百姓,也在中方民兵的帮助下,逐渐走出了战争的阴影,重建了家园与生活。 如今,在中越边境友谊关已找不到战争痕迹。但历史永远铭记,真正的边境安全从不依靠铁丝网和地雷阵,而是民心相通铸就的无形长城。那坡民兵用32发火箭弹轰开的不仅是越军营房,更是民族隔阂的心理壁垒,越南群众竖起的拇指不仅为正义张目,更是对和平发展道路的集体选择。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86年,那坡县民兵小分队在中越边境消灭了一个排的越南士兵。可神奇的是,当地的
南风意史册
2025-08-22 14:34: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