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有人献给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一头驴,说能日行千里。韩复榘闻之大喜,将那驴找来一看,果然不同凡驴,毛色绛紫,而四条腿上长着麒麟式的长毛,一派奇相,当即令在院中试跑,快如飞马! 韩复榘这人,出生在1890年,直隶省霸州一个叫东台山村的地方。那时候他家不算穷,父亲是私塾先生,家里有几亩地和牲口,够维持生计。他小时候跟着老爹念书,学了些基础文化知识,这在后来军阀堆里算得上有点底子。家里人口多,日子渐渐紧巴,1910年他19岁那年,就离家闯关东,到辽阳一带自谋出路。先干些杂活儿凑合,后来因为身体壮实,投了北洋陆军第二十镇的兵营,从底层士兵干起。 刚入伍没多久,韩复榘就碰上冯玉祥这号人物。冯见他模样斯文,还会写字,就让他当司书生。从这儿开始,韩的军旅路子就顺了。他参加了冯组织的反清活动,还加入了“武学研究会”,成了骨干。辛亥革命后,冯那边起义失败,他回家躲了阵子。民国成立后,又回去投奔冯,从秘书干到连长、营长,一步步爬上去。1924年北京政变,国民军成立,他当上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第二年春天,直接升师长,还管天津警备。 1926年南口大战,韩复榘和石友三带队打阎锡山的晋军。那仗打得惨,国民军败退,他俩干脆投了阎锡山,当了晋军师长。可没几个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韩又回去了,当援陕第六路司令。1927年,部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他升第六军军长,参加北伐,立了不少功。年底,他当上河南省主席,可没多久冯就免了他的师长职,这俩人矛盾就大了。 韩复榘不是省油的灯,1929年冯和蒋校长闹翻,他直接带着旧部投蒋,当了第三路军总指挥。这一下,西北军就散了架。中原大战时,他又帮蒋打阎冯,立功后1930年9月坐上山东省主席的位子,从此管了山东八年。手下部队从三个师扩到五个师加一个旅,还编了六万民团,自己当总指挥。山东成了他的小王国,中央管不着多少事儿。 在山东这些年,韩复榘干了不少实事儿。他抓吏治,禁烟,剿匪,把大土匪刘黑七给灭了。还发展教育,办师范学校、职业学校,请梁漱溟搞乡村建设,修路建水利,振兴产业。重视体育,军队纪律也管得严,打击贪官污吏,维护点社会秩序。经济上,山东那几年还算稳定,农业工业都有起色。他甚至亲自审案,纠正好些冤假错案,让老百姓日子好过点。 可话说回来,韩复榘这人投机性强。他暗中和日本人拉关系,华北事变后取缔抗日宣传,讨好日方。西安事变时,又发电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左右摇摆。抗日战争爆发,他当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守山东和黄河一线。起初打退了日军进攻,可后来疑心蒋想借日军手消耗他实力,就不认真打,保存部队。 1932年那事儿,就是韩复榘想拍蒋校长马屁,结果拍错地方。有人献来一头驴,说能日行千里。他一看驴子毛色深紫,四腿长毛像麒麟,觉得是宝贝,就让人试跑。短距离确实快,他赏了献驴人,还发电报给南京,说山东出了这种奇驴,外形独特,速度惊人,准备献给中央。蒋校长也当真了,回电让送来。 驴子运到南京,蒋带一帮大员去看。先短跑,还行,大家都赞。可一长跑,驴就现原形,和普通驴没两样。蒋气得不行,众人散场后骂韩复榘办事糊涂。这事儿成笑柄,韩的打算落空,本想邀功,反倒丢人。 这头驴的事儿虽小,却显出韩复榘的性格。他总想在蒋那儿讨好,可方式笨拙。山东治理虽有成绩,但他的军阀作风没变。捕杀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镇压农民起义,这些事儿干了不少。军队扩充是为自己,自治山东也弱化中央权威,蒋校长早看不顺眼。 抗日那几年,韩的毛病全出来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南下,他守津浦线。可日军一来,他就下令撤退,没守德州,济南直接丢了。部队南移,没用黄河挡敌,泰安兖州相继陷落,大半个山东沦陷。他拒绝盟军转入山区作战的建议,继续后撤,保存实力,还和刘湘密谋反蒋。 蒋校长忍不了。1938年1月,在开封开军事会议,把韩诱来。会上指责他不发一枪就退,韩辩说山东丢了是他责任,南京丢了谁负责。蒋不听,刘峙直接带走他,押到汉口。高等军法会审他违令撤退罪,判死刑。1月24日晚,在武昌一空地枪决,年47岁。国民政府撤他职,任命沈鸿烈接手山东省主席。 韩复榘死后,部队被重组,抗日战线调整。他的家属由郑洞国护送后方,蒋出钱办后事,孙连仲等老友去公祭。灵柩先葬河南湖北交界,后1954年迁北京香山公墓。
1941年,八路军团长胡兆琪为了掩护军区首长突围,不幸被鬼子俘虏,政委知道后,立
【1评论】【3点赞】
虎头
什么时候灭的刘黑七?
论语 回复 08-21 21:48
把刘黑七的部队打散了,刘黑七孤身逃到天津隐藏。
晚秋的叶
这种两面三刀 暗中通日的汉奸就应该被严惩
老胡
张宗昌和韩复渠都是有点文化的军人,山东艺人非把他们塑造成文盲,大家也都接受了,还真是众口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