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车主杨海涛开车去加油站加油,平时油箱容量50升,最多也就加40多升,可这次油枪竟显示加了67.96升。他质疑油枪有问题,加油员却只认数据让他交钱。事后他找加油站理论,负责人称可个人名义退钱,但不承认数据错误。 据海报新闻8月20日报道:杨海涛开着车回家,车子的油快见底了,他瞅见路边有个加油站,便将车开了进去。 “师傅,帮我把油箱加满。”杨海涛摇下车窗,对着加油员说道。加油员是个年轻小伙子,戴着个遮阳帽,听到杨海涛的话后,熟练地开始加油。 杨海涛这辆车已经开了好几年了,这油箱容量就50升,平时加油最多也就40多升,所以他从来没担心过加油会出什么问题。 然而,当加完油,看着油枪上显示的数字67.96升时,杨海涛不敢相信地问道:师傅,你这油是不是有问题?我这油箱哪能装下这么多油? 加油员却说:先生,数据就在这摆着,不会错的。杨海涛觉得这加油站肯定是在搞鬼,可又拿不出证据,只能先付了钱。 付完钱后,杨海涛越想越不对劲。他开着车,一直琢磨着这事。 这加油站会不会经常这么干啊?要是其他车主也遇上这种情况,那得吃多大的亏!想到这,杨海涛决定找加油站理论理论。 第二天,杨海涛再次来到了那个加油站。他直接找到了加油站的负责人,把昨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负责人是个中年男人,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挺斯文的。 他听了杨海涛的话后,笑了笑说:先生,我们加油站的设备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不会有问题。至于昨天的情况,可能是油枪在计量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误差。这样吧,我以个人名义把钱退给您,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杨海涛一听,更生气了。你这什么意思?不承认数据错误,只退钱就想打发我? 要是每个车主都遇上这种情况,你们加油站得赚多少黑心钱! 负责人见杨海涛不依不饶,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先生,我们已经很有诚意了,您就别再纠缠了。 杨海涛觉得和这个负责人说不通,便决定向相关部门反映这个情况。他拨打了消费者投诉热线,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工作人员告诉他,会尽快派人去调查这个加油站。 1,如果真的存在计量不准确的问题,导致给杨海涛多加了油却按照错误的高数值收费,这可能涉及到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假如经过调查,证实加油站的计量确实有问题,而且加油站是故意利用这个漏洞来多收消费者的钱,那么加油站就构成了欺诈。 杨海涛有权要求加油站按照上述法律规定进行赔偿,也就是除了退还多收的油钱外,还可以要求加油站支付三倍的赔偿金。 2,如果加油员知道油枪有问题却仍然按照错误的数据让消费者交钱,这可能属于共同欺诈行为。 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3,杨海涛发现油枪显示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后,及时提出质疑,这是他作为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 他后续向相关部门投诉以及在网上曝光自己的遭遇,也是合理的维权方式。 不过,在维权过程中,他也需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加油的票据、油枪显示数据的照片或者视频等,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 如果加油站无法提供证据证明油枪计量准确,而杨海涛又能提供一定的证据表明自己的油箱容量和平时加油量,那么,杨海涛的诉求将会得到支持,加油站要进行赔偿。 加油站辩称油枪只是偶尔出现误差,并非故意欺诈。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种误差出现的频率、加油站平时的管理情况等,来判断加油站是否存在主观故意。 如果杨海涛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加油的数据错误,而加油站又坚持自己的数据准确,那么,就可能会对杨海涛不利。 消费者在面对一些消费陷阱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就像杨海涛,他虽然怀疑油枪有问题,但却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而加油站凭借着自己的加油的数据,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让消费者交钱。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是觉得杨海涛应该继续维权,还是觉得这可能只是一场误会呢?
四川成都,车主杨海涛开车去加油站加油,平时油箱容量50升,最多也就加40多升,可
社会情报站
2025-08-21 00:02:52
0
阅读:34
哥帅本卿
我们这边封了两个加油站,都是缺斤少两的。所以石化双熊有问题也是正常的。我是每个加油站都去加一次,然后看谁家的那次跑得远以后就去他家加油⛽⛽⛽⛽⛽⛽⛽⛽⛽⛽⛽[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