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

飞绿说历史 2025-08-20 20:30:24

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的国民大众,打心眼里是瞧不起中国,并对中国具有心理优势的。 最近几年,中印关系频频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从边境对峙、经济摩擦,到国际平台上的针锋相对,表面上看,两国间的紧张似乎源自现实利益冲突。 但如果只把矛盾归结为领土、贸易和战略竞争,那显然低估了问题的深层结构。真正让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在印度社会,从上到下,普遍存在一种对中国“心理优越”的认知偏差。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在面对一个强大邻国,反而在舆论、教育、媒体乃至国家战略层面,长期维持一种“文明师长”式的心态。 这种认知错位正在影响印方对中国的政策判断,也在持续干扰中印关系的理性发展。 最早的一次,是在教育体系中埋下的种子。印度中学历史课本中,佛教东传被描绘为“印度文明征服东亚”的胜利,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被描述为“印度思想的学生”。 《西游记》被引用为“文化朝圣”的例证,玄奘被定义为“向印度求知的中国人”,而不是中印交流的桥梁。 这种“师生成分论”在印度知识结构中根深蒂固,塑造了一种文明优越感,而不是平等的文化互动观。 接着到了媒体叙事的层面。印度主流媒体在涉华报道中长期倾向于将中国描绘成“封闭”、“压抑”、“不可预测”的存在。 2025年初,印方封禁新华社、CGTN等中国媒体在印运营许可,强化了本国信息生态的封闭性。 与此同时,大量网络节目、电视脱口秀、政论栏目借“调侃中国”赢得流量,形成了一种“心理胜利”的舆论氛围。 即便在面对中印贸易逆差超800亿美元、基础设施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时,印度媒体仍倾向于用“体制不同”“人口红利”“民主活力”等话术进行心理调适。 再后来是政治战略的选择。印度人民党(BJP)执政以来,将“强大印度”作为核心执政叙事,而中国则被有意塑造成“必须被超越的对手”。 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军高层多次公开宣称“印军已扭转边境态势”,尽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2025年年中,印度在拉达克地区新增部署1.5万人,并启动多条边境公路建设,表面上是“防御措施”,实则更多是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回应。 对中国的敌意,不是政策的偶发,而是叙事的需要。而面积最大、影响最深的,是社会层面的集体认知结构。 在一个长期存在种姓制度的社会中,“等级观”不仅存在于内部社会关系中,也被外化到对外认知上。 印度舆论往往将国家关系理解为一种“国际种姓秩序”——美国是婆罗门,中国是“非正统”的挑战者。 即使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取得巨大成就,也被解释为“非民主制度下的偶然”,而非自身能力的体现。说白了,这种“心理优势”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机制。 面对中国城市化速度、工业体系、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全面领先,印度社会选择了将现象归因于“非市场力量”、“压制自由”、“规模欺负”,从而避免对未来路径产生焦虑。 正如一些在中国生活过的印度网红所言:“我们曾以为中国是灰暗单调的,没想到街头比新德里干净太多。”这种真实经历的反差,正是印度社会对中国缺乏实际认知的缩影。 但问题是,心理优势不能弥补现实差距。印度在芯片制造、制造业集群、基础设施能力等领域与中国仍存在明显代差。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印度的电机、通信设备、太阳能组件等关键品类依然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印度“自力更生”政策喊得响,但其“印度制造2025”计划执行力明显不足。 而国际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错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印太战略”中不断对印度进行“抬举”,将其包装为“民主对抗中国的堡垒”。 印度从中获得了战略满足感,却忽略了自身在供应链地位、科技原创力、制度执行力上的结构性短板。 2025年四方安全对话(QUAD)会议上,印度提出“南亚地区安全协调机制”,被美日澳以“需进一步评估”为由搁置,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显而易见。 而俄罗斯的态度也正逐渐冷却。拉夫罗夫在2025年6月访华期间明确表示:“俄方不希望看到中印在边境局势中走向对抗。”这被印度媒体视为“失望信号”。 曾被印度视为“后盾”的俄方,开始在中印关系中保持中立,说明印度的“心理优势”在现实博弈中并不成立。 说到底,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印度社会如何看待中国,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被看待”。外交政策不能建立在“你应该感恩我”的情绪基础上,也不能幻想“只要我够包容,你就会回报”。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着复杂历史叙事、强烈自我认同、深厚社会结构和高度民族主义的邻国,其行为逻辑不仅受制于现实利益,更深受心理结构和文化认知的塑造。 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中印关系时,既要看清现实,也要理解对方的认知偏差。对印度的“心理优势”不必轻视,但也绝不能迁就。

0 阅读:146

评论列表

Lee

Lee

4
2025-08-20 22:12

你这是误解吧,大多数印度人是爱胡搅蛮缠,这是他们的民族尿性,说啥优越感没有这回事,能对他们自己产生优越感的那是阿三恒河水喝多了脑子烧坏了吧,印度阿三在我们眼里好像从来没啥地位,和阿三打交道要牢记只能乖乖听我们的,不然就让他们赶紧滚蛋,所有印度人都喜欢没完没了的耍无赖提条件,直接无视他就没辙了。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