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教育子女缘何不见效?最简单的方法:停止唠叨 上一篇关于教育讨论的文章,谈到: 时间的问题:家长总是急于孩子出结果,出成绩,却从未真正注重提高孩子的效率问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孩子的能力问题,只在乎孩子成绩问题。 在乎成绩当然没问题,但是了解孩子具体情况,一味追究结果(孩子的表现,进步),达到家长的预期,就是拔苗助长,就是搞豆腐渣工程——为了进度,用粗制滥造的努力,用漂亮的表现去掩盖实际问题。 最后,豆腐渣工程出问题:拔苗助长了,孩子潜力耗尽,缺乏后劲,各方面表现(成绩)开始滑坡,你最后埋怨谁? 这些年的一个感悟,孩子的表现、进度不如意,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是高价参加各种培训? 是大量做各种习题? 是不断施加压力或提供物质奖励,以督促孩子? 。。。。 我个人分析的一个体会,对于一些家长而言,简单而又直接:停止唠叨。 当下,不少小学生的家长都是90后,还有80后,《大话西游》这部剧应该都不陌生,请问,电影中的唐僧是怎么死的?唐僧又是用什么方式弄死了两个妖怪? 你的唠叨、碎碎念,对于孩子而言,就是唐僧的蚊言,蚊语——声波攻击。 如何定义唠叨、碎碎念? 就是孩子同一个问题,你反复念叨:你为什么不努力,你为什么迟到,你为什么拖拖拉拉,你为什么不专心一点。。。。。 从心理反馈上看,你的碎碎念,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大人:假装努力的样子——做豆腐渣工程——不知道解决孩子目前这个不足方法,办法,于是用无效的碎碎念,来假装自己的努力,来掩盖自己的无能为力。 更扎心点的说法:你的碎碎念,并不是为了孩子好,你不过是为了释放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并,把这种负面情绪,压力,责任,转嫁到孩子身上。 停止唠叨: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 孩子有很多问题,如果,你没有解决的办法,首先,就停止唠叨。 是当鸵鸟,不去解决问题吗? 不,是去思考,如果口头指正、批评、督促无法起到作用,那么问题在哪里?去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能够起效。而不是,一直做无用公,不,确切的说,不是无用公,而是对父母与子女而言都是方向做功——是消耗,是损耗。。但缺乏收益。 教育,是个技术活,技术,是门手艺:手艺不好,就不要轻易大刀阔斧,而要谋定后动。
你教育子女缘何不见效?最简单的方法:停止唠叨 上一篇关于教育讨论的文章,谈到:
肆点和肆点
2025-08-20 02:21:57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