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第三方统计结果,我国以旧换新补贴、报废补贴以及延续的其他各类补贴,推动今年上半年乘用车零售量增长 11%,达到1100 万辆。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这些激增的销量仅使汽车零售总额增长了 0.8%。这意味着平均汽车价格同比下降 10%,比 2024 年上半年平均价格下降 4% 的状态更糟糕。
除了价格战内卷外,补贴模式也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国家的两大汽车消费补贴是额度式的,也就是说,越便宜的汽车能得到的实际折扣比例会越高。而家电补贴是比例式的,卡着上限的中档位消费品的收益会更高,尤其是受到补贴随时可能会耗尽消失的担忧。
如果按照当前额度式的补贴,想要达到15%的折扣目标,那么汽车的售价应该在13.3万以下,这也符合目前15万以下汽车在过去12个月中占新车销量的占比同比增加了13%的特性。
但是如果改为比例式的,比如限定在15%的补贴额,且规定上限还是现有的上限值,那么就可以把处于补贴的目的激励起来的用户的购车结构大幅的向13.3万位置偏移,比较符合目前的自由市场车企车型的投放策略,从而显著改善当前的内卷状态。
可以预见,当政府补贴政策终止后,A0和A00级汽车以及15万以下,尤其是5万以下汽车的销量会暴跌。
目前国家的头两批3000亿规模的补贴已经基本耗尽,7月份下拨了第三批补贴资金690亿,到了10月份,将会再次下拨690亿。结合JQ之前的预测,10月份必然会出现价格战的最后一搏,争夺这个690亿。
这就是我目前的基本判断。今年策略不可能变了,如果26年还能有补贴延续,我建议改为比例式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