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美国首富洛克菲勒用12.5万美元购买了北京豫王府。当破旧的豫王府进行

甜心宝贝笑弯弯 2025-08-19 17:45:10

1916年,美国首富洛克菲勒用12.5万美元购买了北京豫王府。当破旧的豫王府进行改造时,在地下发现了大量金银珠宝,但洛克菲勒对此不屑一顾,他说:“是谁的就用于谁!”几年后,豫王府焕然一新,成为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造这所现代化医学院耗资750万美元,并追加拨款4000万美元。后来,洛克菲勒将医学院无偿赠予中国。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914年派人去中国考察医疗情况,发现当地医院设备差,医生训练不够。他们走访了好几家学校和诊所,记下问题,觉得需要建个现代化的医学院。1915年,基金会从伦敦传教会买下北京联合医学院的所有资产,决定扩建。1916年,他们批准用12.5万美元买北京东城区的豫王府,这地方原来是清朝豫亲王的宅子,占地150亩,有好多殿堂和院子。清朝没了后,没人管,建筑都旧了。买下后,基金会的人仔细检查了地块,评估怎么改建。 1917年,工程启动,美国建筑师查尔斯·柯立芝负责设计,他把中式屋顶和门窗留下来,同时加现代教学楼和实验室,跟当地人商量布局,避免毁掉老树。工人清理现场时,挖地基挖出箱子,里面是金条银锭和珠宝,这些东西据说是豫王府几代人从打仗中攒的,藏在地下和墙里。基金会代表检查了清单,洛克菲勒知道后,指示把这些卖掉,钱全用在建学院上。拍卖得750万美元,正好补上预算缺口。建设继续,工人建起教学楼,装上钢筋水泥,实验室放了显微镜和手术台,图书馆添了医学书。柯立芝多次检查,确保窗户光线好。整个过程花了好几年,基金会后期又加了4000万美元,用来买设备和支持研究。 1921年,医学院建好,叫北京协和医学院,洛克菲勒的儿子从美国过来参加开幕,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题了校名。大楼入口挂匾额,里面有X光机和解剖室这样的先进东西。学院请来欧美老师,带教材和仪器,教学生从解剖到公共卫生,目标是做亚洲最好的医学院。初期运营中,基金会支持细菌学研究,扩建实验室。完工后,他们把产权交给中国政府,不要一分钱。文件签好,基金会的人就撤了。 这件事从买地到移交,花了基金会大笔钱,总共超过4500万美元,但对洛克菲勒来说,是想推动中国医疗从中医为主转到西医现代体系。那时候中国西医刚起步,设备少,人手缺,协和一建就拉高了标准,课程按国际来,引进了新技术。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分析病例,推动临床进步。学院还建了附属医院,整合教学和实践,让医生边学边干。基金会从1914年就对亚洲医疗感兴趣,洛克菲勒本人也想用财富做点实惠的事,而不是光赚不花。 洛克菲勒的早年经历影响了他后来的慈善方向,他从小就学会精打细算,生意上也靠并购壮大公司,但垄断被判违法后,他开始反思怎么用钱。标准石油拆分没让他穷,反而让他有更多时间管基金会。1914年成立的中国医学委员会,就是基金会的一个分支,专门管亚洲医疗。买豫王府前,他们考察了北京好几个地方,觉得这地块大,位置好,能建大医院和学校。改造中发现的那些珠宝,基金会没私藏,全拍卖投到工程里,这点体现了洛克菲勒的作风,不贪小便宜。 建筑设计上,柯立芝融入了中国元素,比如琉璃瓦和雕花,避免全西化。工人建的时候,分阶段推进,先地基后楼层,确保安全。1921年开幕后,学院招生,学生学八年制课程,毕业就能当一流医生。基金会追加的钱,用在买进口仪器和请专家上,让学院很快出名。移交给中国后,政府接管,继续运营。 协和医学院开办后,培训了大批医生,推动中国医疗体系现代化。1927年,它加了公共卫生学院,老师带学生去乡村调研,分析疾病传播,推广预防知识。学生学搅拌试剂,记数据,学怎么控制流行病。那时候中国医疗靠中医,西医少,协和引进了手术技巧和诊断方法,拉高了全国水平。 1937年抗日战争打起来,北京沦陷,学院迁到重庆,老师员工带仪器沿铁路走,继续上课。 战后回北京,修建筑,恢复教学。1949年后,更名中国协和医学院,成为国家医疗教育中心。它培养了多名专家,推动临床和科研,现在还是医学界的重要地方。洛克菲勒1937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去世,97岁。他的儿子接管基金会,继续资助全球项目,比如防疟疾。他的捐赠总超过5亿美元,用在教育和医疗上。家族财富通过信托传下去,支持后代慈善。协和的建立,让中国医学从传统转现代,影响深远。

0 阅读:0
甜心宝贝笑弯弯

甜心宝贝笑弯弯

好好生活 积攒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