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火葬场工人说,无论多么牛逼的人,拉进火葬场的时候都是老老实实的,无论多么豪横的人,推进焚尸炉的时候都是乖乖咪咪的,无论多么硬气的人,最后都是一动不动,无论多么霸道的人,最后都是一声不吭。 火葬场的铁门缓缓拉开,运送遗体的推车在水泥地面上发出规律的滚动声。穿深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设备,焚化炉的观察孔透出橘红色的火光。 每天都有不同身份的人被送进这个最终归宿,他们生前的地位、财富或权势在这里变得毫无意义, 殡仪馆的遗体处理区永远保持着恒温,不锈钢台面上整齐排列着各种工具。 工作人员按流程操作时不会考虑死者生前的社会身份,所有程序都一视同仁,曾经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与默默无闻的普通老人,在火化炉里经历着完全相同的高温分解过程。 焚化炉的温度通常维持在800到1000摄氏度之间,这个数字对任何人都没有差别,曾经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的律师。 在病床上发号施令的官员,或是街头与人争执的莽汉,最终都会变成同样成份的骨灰,工作人员处理骨灰时的手法专业而机械,不会因为骨灰主人的身份而改变操作方式。 骨灰冷却后会被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有些家属会选择昂贵的骨灰盒,有些则使用最简易的容器。但无论容器价值几何,里面盛放的物质已经没有任何区别。 工作人员清扫操作台时,那些散落的骨灰碎屑会被统一收集处理,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询问这些灰末曾经属于谁。 殡仪馆的告别厅里时常上演着各种人生百态,有人哭得撕心裂肺,有人冷静克制,还有人为遗产分配争执不休。 但当遗体被推进火化间的那一刻,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暂时中止,火化间的门关上后,外面发生的一切都与里面正在进行的过程无关。 火化完成后,工作人员会仔细检查骨灰中是否留有未燃尽的骨块,这些骨块会被专门处理,确保最终交给家属的是完全燃烧后的骨灰。这个步骤对每个逝者都同样严谨,不会因为家属的社会地位而有所区别。 骨灰收集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将主要骨灰装入指定容器。那些附着在设备上的微量残留会被清理干净,为下一位逝者做好准备。整个工作区域每天都要进行彻底消毒,这种标准化流程确保了每位逝者都能得到同等的尊重。 在骨灰寄存处,那些排列整齐的骨灰盒从外表看很难分出高低贵贱。有些盒子用料考究做工精美,有些则简单朴素。 但打开盒子后,里面盛放的物质在本质上完全相同,时间久了,连最精致的骨灰盒也会蒙上灰尘,就像生命终将归于尘土。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火葬场的烟囱都会准时冒出淡淡的白烟,附近的居民早已习以为常,很少有人会去想那缕轻烟代表着什么。 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最终都化作了同样成分的气体,消散在广阔的天空中。这个过程每天都在重复,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平等与无常。 信源: 《殡葬管理条例》) 《火葬场技术操作规程》) 《遗体火化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位教授曾说:“我死了不要骨灰,不要墓地,也不要通知亲朋好友,就悄悄地拉到火葬
【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