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年,晋王杨广得到消息,高颍、杨素等人在向朝廷上平陈策,于是马上启奏杨坚道:“父皇,叔宝无道,江南生民涂炭,儿臣愿请命南征,吊民伐罪,抓住暴君陈叔宝,为父皇统一天下。” 杨坚从北周那边起步,本是贵族出身,早年靠着老爹杨忠在西魏混得风生水起,后来娶了独孤信的闺女,地位蹭蹭上涨。北周武帝时候,他当上柱国大将军,帮着打北齐,指挥部队拿下晋阳外围那些据点。等北周宣帝一死,杨坚就扶了小皇帝宇文阐上台,当大丞相,慢慢清除对手,镇压尉迟迥那些叛乱,带兵围相州,用火攻破城门,叛军全投了。581年,他干脆废了宇文阐,自己建隋朝,当了文帝,定都大兴城。杨坚上台后,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改府兵制度,省钱省力,还平了内部乱子,化解了北方突厥的麻烦,为南下灭陈打基础。他对兵权抓得死死的,因为自己得国不正,从外孙手里抢的江山,自然不放心别人带兵。 杨广是杨坚的二儿子,封晋王,从小聪明,文武都行,早早就掺和军政事儿。二十岁那年,他已经在并州练兵,表面上谦虚低调,不沾酒色,其实野心不小。灭陈前,他听到高颎他们献策,就抢着请战,杨坚一看儿子主动要干,就任命他当行军元帅,杨素当副,高颎当长史,还调了贺若弼、韩擒虎、李渊这些将领,凑了五十万大军,分两路南下。杨广平时装君子,可灭陈后就变了样,远离京城,听说张丽华漂亮,就派人去要,结果高颎不给,李渊还建议杀了那些宠妃,杨广气得咬牙,记恨上了李渊。 陈叔宝当上陈后主后,就沉迷酒色,宠信孔范那些佞臣,建奢华宫殿,不理国事。边关告急,他不当回事儿,继续喝酒作诗,军队松懈得不成样。隋军一来,他还信长江天险挡得住,结果手下将领喝得东倒西歪,守不住江。陈叔宝不听好建议,胡乱指挥,孔范吹牛说要立功,一见隋兵就跑了。他自己慌了神,带着宠妃躲井里,被隋军捞出来,腿软得站不住,头上直冒汗。陈叔宝运气背,即位前一年,杨坚就建隋了,陈朝实力弱,还去侵犯隋地,等于自找灭亡。 高颎是隋朝重臣,早年在北周干事儿,入隋后当尚书左仆射,献灭陈策,比如扰乱陈国农时,烧粮仓啥的。在灭陈中,他当杨广长史,实际管着决策,后勤啥的都靠他。杨素勇猛,北周时破突厥,入隋后建战船,统水师,在长江上游打胜仗,拿下狼尾滩那些地方。李渊是关陇贵族,早年跟隋,灭陈时建议杀张丽华和孔贵嫔,表面老实,其实藏得深,后来起兵灭隋建唐。 这事儿从杨广请战开始,杨坚本来对兵权不放心,可儿子要干,他就同意了。高颎和杨素的策是基础,杨广抢先请缨,杨坚乐得让自家儿子领功。大军分路,杨素从中上游顺江打,陈军挡不住,杨广指挥下游渡江,贺若弼和韩擒虎直扑建康。陈叔宝过年还松懈,隋军趁雾渡江,一下子就破了防。白土冈一仗,陈军阵长二十里,可孔范先逃,部队全乱了。建康陷落后,杨广招降岭南那些地方,统一就成了。 灭陈后,杨广入建康,想要张丽华,高颎拒绝,李渊推波助澜杀了人,杨广把账记李渊头上,说他嫉妒。陈叔宝被押到长安,封了个县公,混日子喝酒到死。杨广后来当炀帝,找借口杀了高颎。李渊忍着,等机会起兵,推翻隋朝建唐。整个过程,隋朝靠着内部稳和军事强,灭了陈,结束了分裂,可也埋下杨广野心的种子,后来隋亡得快。
看看你的祖上有没有皇帝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