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言人:中美携手收割世界,印度不能视而不见! 8月17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发文:“美国贸易代表原定8月25日至29日访问新德里的行程已取消,这让美国对印度加征额外关税生效前,实现关税缓和的希望落空,印度应该明白,美国为何对中印态度截然不同?美中依靠货币、科技和工业产能对世界的控制,携手收割世界,印度必须向世界揭露他们的阴谋!” 这场关税博弈的导火索,是美国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持续施压。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25年1-5月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铂金、铀和化肥总额达21亿美元,欧盟同期从俄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更创下1650万吨的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印度2025年上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虽同比增长37%,但总量仅占其进口总额的28%,远低于欧盟对俄能源的依赖程度。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让印度在国际舆论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印度试图将中美合作污名化为“收割世界”,实则是对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尴尬地位的投射。美国对印度加征的50%关税,覆盖了钢铁、医药、电子设备等关键领域。 印度钢铁烧结工协会数据显示,美国订单取消导致该行业产能利用率下降至62%,直接影响120万工人就业。反观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合作,2024年续签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涵盖能源、环境、医药等20多个领域,仅清洁能源合作就催生了300多篇学术论文和26项专利。这种基于市场规律的技术交流,与印度所指控的“控制”毫无关联。 美国对中印关税政策的差异,本质上是经济博弈的现实选择。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稀土、锂电池、5G设备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若对华加征类似关税,将导致其电动汽车制造成本增加40%,智能手机供应链中断风险上升65%。而印度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仅为3.2%,且80%的武器装备依赖俄罗斯进口。这种结构性弱点,使得美国在关税谈判中对印度采取更强硬姿态。 印度试图通过金砖机制寻求战略平衡,却难以摆脱自身矛盾。2025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接纳印尼为新成员,印度在扩员后的金砖框架中试图扮演“南方国家代言人”角色。 但印度一方面在金砖能源合作中要求中国让步,另一方面又在中美科技脱钩中摇摆不定。这种战略模糊性,导致印度在中美博弈中始终处于被动。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印度的经济结构难以支撑其大国雄心。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GDP增速放缓至5.1%,而通胀率却攀升至6.8%。美国关税措施直接冲击印度出口导向型经济,仅制药业就面临18亿美元的订单损失。 与此同时,印度却在军费开支上逆势增长,2025年国防预算突破8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这种“重军事轻民生”的发展模式,加剧了社会矛盾。 印度试图将中美合作妖魔化,却忽视了自身在全球化中的获益。中国连续12年稳居印度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突破920亿美元。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子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中间产品,支撑了其制造业30%的产能。 而印度对华出口的铁矿石、棉花等原材料,也为中国相关产业提供了稳定供应。这种深度的产业互补性,恰恰证明中美印三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的共生关系。 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大棒,本质上是“印太战略”的经济延伸。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施压,迫使印度在科技标准、供应链重组等领域选边站队。但印度显然不愿成为第二个日本,在广场协议式的博弈中丧失经济主权。 印度财政部近期推出的商品及服务税改革,正是试图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税负,增强本土产业竞争力。这种“内修外攘”的策略,反映出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与挣扎。 印度发言人所谓的“中美携手收割世界”,实则是对自身战略失误的诿过。当印尼通过加入金砖国家明确战略自主,印度却在美俄之间玩着危险的平衡游戏。这种缺乏定力的外交策略,最终只会让印度在大国博弈中沦为牺牲品。
莫迪果然快顶不住了,印度高官当着全球的面,向川普喊话据印度电视台报道,尽管川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