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立陶宛当地媒体报道,立陶宛总理在7月31日宣布辞职,在职期间先是得罪我们从而导

物规硬核 2025-08-16 01:20:47

据立陶宛当地媒体报道,立陶宛总理在7月31日宣布辞职,在职期间先是得罪我们从而导致被我国制裁,而又在乌克兰问题上得罪了俄罗斯,使得国内经济濒临破产,物价奇高,此时辞职,无疑让接任者来说是个挑战,毕竟留下这个烂摊子太难了。   希莫尼特当总理这几年,外交上那叫一个"硬气",2021年,立陶宛政府非要让台湾在当地设了个"台湾代表处",明摆着挑战中国的底线。   中国可不是吃素的,反手就是一顿制裁——贸易卡死、外交降级、企业断供,立陶宛的木材、牛奶、激光设备这些拳头产品一下子卖不动了,企业老板们哭都找不着调。   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旋即摆出强硬姿态以对抗俄罗斯,其不但斩断对俄廉价能源的依赖,还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装备。 结果俄罗斯的天然气没了,立陶宛的电费、暖气费直接翻倍,老百姓冬天只能烧柴取暖,超市里的商品价格一天一个样,工资却不见涨,这谁受得了?   外交上看着挺风光,可国内经济却彻底拉胯了,2023年,立陶宛经济几乎不增长,政府钱不够花,失业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中国不买他们的东西,俄罗斯的便宜能源也没了,不少工厂、农场直接倒闭,老百姓在网上吐槽:"政府天天喊着反华反俄,可我们连面包都快吃不起了!"   最搞笑的是,立陶宛政府当初还幻想"西方盟友会帮我们",结果欧盟给的那点钱根本不够塞牙缝,美国更绝,不光没帮忙,还趁机高价卖天然气给立陶宛,等他们回头一看,德国企业早就偷偷跟中国恢复生意了,合着就立陶宛自己当了冤大头。   希莫尼特辞职的时候嘴还挺硬,说什么"外交原则不能退让",可老百姓和反对党根本不买账,直接骂她"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把老百姓坑惨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就是眼看明年要大选,再不跑路,执政党肯定输得裤衩都不剩。   现在的问题是,新总理上台能干啥?跟中国缓和关系?国内那帮反华议员肯定不干,继续硬刚?老百姓的菜篮子可等不起,前外长私底下都吐槽:"我们这是自己挖坑自己跳,现在想爬都爬不出来。"   立陶宛这事给全世界的小国上了一课——外交不是过家家,光喊口号没用,老百姓的饭碗才是真的,你想抱美国大腿没问题,可人家美国卖你高价天然气的时候可没手软;你想当"反华急先锋"也行,可中国一制裁,你的企业第一个倒闭。   有意思的是,中国其实一直没把话说死,最近还暗示"只要立陶宛别继续作妖,生意还是可以做的",但立陶宛国内现在反华都成政治正确了,新政府敢回头吗?   立陶宛政府的问题在于过于理想化,一味追求国际曝光度,却忽视了治国根本是改善民生,小国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可以理解,但至少要权衡经济利益。 中国是立陶宛的重要出口市场,而立陶宛对中国的经济分量微乎其微,这种实力悬殊下的对抗显然得不偿失,更现实的是,立陶宛为美国充当马前卒,但美国仅给予口头支持,实际利益丝毫未兑现。 相比之下,荷兰虽配合美国对华芯片技术限制,但其ASML公司仍保持对华业务,这种务实做法显然更明智,新总理应当效仿新加坡的平衡策略,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灵活立场,该强硬时强硬,该妥协时妥协,毕竟民众的温饱问题远比外交姿态更重要。

0 阅读:815

评论列表

非斯

非斯

2025-08-16 02:44

死一只臭虫,不影响地球转。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