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中科院每月给他发350元人民币,后来增聘为院士后,每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8-15 21:17:20

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中科院每月给他发350元人民币,后来增聘为院士后,每月增加津贴100元,就是这450元工资,钱学森还总是认为太多了。

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在北京长大。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毕业,通过庚款留美公费考试,1935年赴美留学。先在麻省理工学院读航空工程硕士,后转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师从冯·卡门。1939年获航空学和数学博士学位,参与喷气推进实验室创建。二战期间,任美军顾问,1945年赴德审问火箭专家,视察设施。那时年薪数万美元,远超普通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萌生归国念头。1950年准备携家回国,却遭美方扣押护照,软禁五年。1955年通过外交谈判获释,10月回国。国家安排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任特级研究员,每月工资350元。这在当时已是高标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起步阶段。

1957年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每月加100元津贴,总计450元。钱学森却总觉得太多。1963年,刚过困难时期,全国节俭,他写信给单位党委书记,请求取消津贴并降低工资。信中说,他和妻子收入500元左右,已够生活。组织批准,工资调至每月331.5元,多年未变。

钱学森不爱钱,将奖金稿费全捐。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奖金1万元,捐给中国科技大学买设备。1961年连本带息1.15万元,又全捐。1959年书稿费3700元、1963年11568元,全捐出。1957年访苏获2.6万卢布礼金,折合人民币近1.5万元,交给中科院。

合作七本书,应得稿费14238元,让给他人,说自己工资高,让伙伴补贴家用。1962年《物理力学讲义》等稿费上交党费。1969年父亲补发工资利息3360元,也上交党费。晚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00万港元,捐西部治沙。2001年霍英东基金会奖100万港元,全捐。

国家保障他安全,1964年起安排专人负责饮食化验,每餐留样。但他生活简朴,1996年工资单显示每月2000元左右,包括职务工资1465元加津贴,高于北京平均800元,但不算奢侈。

钱学森一生献身国家,为导弹航天奠基。他视金钱淡薄,源于对祖国的责任感。回国后,他推动国防科技体系建立,领导导弹研制。1956年组建导弹研究院,1958年东风导弹试射,1964年东风二号成功,1970年东方红卫星上天。这些成就,靠他和团队艰苦奋斗。

在我们国家,科学家像钱学森这样,把个人融入集体,体现了共产党员本色。那时百废待兴,他选择回来,就是要帮国家强大起来。工资虽不高,但他觉得够用,多余就捐献,支持教育和科研。这精神,现在看也接地气,提醒我们别总盯着钱,得想想为国贡献。

钱学森不只是"两弹一星"元勋,更是家国情怀的代表。他说过,活着是为人民服务。这话朴实,却道出真谛。在改革开放前,他工资多年331.5元,没变过,但科研成果源源不断。晚年获多项荣誉,仍捐款不止。

如今,中国航天飞速发展,长征火箭、嫦娥探月、天问火星,都继承了他的事业。2023年,神舟飞船载人任务频频成功,2024年空间站运转稳定。这些进步,源于像钱学森那样的先辈奠基。

0 阅读:192

评论列表

金黄的蛋卷

金黄的蛋卷

2
2025-08-16 09:57

👌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