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死谁有理?北京,67岁老人跟儿子一同坐车,被提醒走错入口后,老人转身准备去另一个进站口。结果没想到,老人转身逆行时,被一女子的行李箱绊倒,不幸导致死亡。事后,老人的儿子耿耿于怀,要求女子赔偿62万元。女子表示,自己并没有注意到老人,而且老人还是逆行,遂拒绝赔偿。老人的儿子不乐意了,一纸诉状把女子告上法庭,法院怎么判? 2024 年春运期间的北京西站,候车大厅里人潮涌动。67 岁的王某在儿子张某的陪同下,准备乘坐高铁返回河北老家。由于客流密集,张某带着母亲匆匆赶路,却在进站口被工作人员拦下:“您走错了,这边是 1-8 号车厢入口,您的车票是 15 号车厢,得去对面入口。” 眼看距离发车仅剩 15 分钟,王某急着赶时间,转身就往反方向快步走去。此时,女子刘某正拉着一个 28 寸的行李箱,沿着地面标识的箭头方向正常行进,准备前往自己的检票口。就在两人交错的瞬间,逆行的王某没注意到刘某拖在身后的行李箱,右脚被箱体绊倒,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在大理石地面上,头部磕出了一道伤口。 “妈!” 张某惊呼着冲上前,将母亲扶起。王某捂着额头,说 “有点晕”,但坚持要先上车:“别耽误了火车,到家再说。” 张某查看母亲伤口不算太深,又急着赶车,便扶着她匆匆检票上车。 然而,列车开出半小时后,王某突然面色苍白、呕吐不止,意识也开始模糊。列车长紧急联系前方车站,安排救护车等候。王某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颅内出血,虽经全力抢救,仍因伤势过重于次日凌晨死亡。 悲痛的张某认为,母亲的死是被刘某绊倒导致的,多次联系刘某要求赔偿,却遭到拒绝。2024 年 3 月,张某将刘某告上北京铁路运输法院,索赔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 62 万余元。 法庭交锋:过错与因果的争议 张某的律师提交了车站监控录像、医院诊断证明和死亡报告,指出刘某的行李箱未完全控制在身体前方,拖在身后时未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导致王某被绊倒。“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等费用。刘某对自己的行李管理不当,存在过错,理应承担责任。” 律师强调,若不是被绊倒,王某不可能颅内出血死亡,两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刘某的律师则反驳,监控录像显示,刘某是沿着箭头指示方向正常行走,行李箱拉杆完全在她的控制范围内,速度正常。而王某是突然转身逆行,且步伐较快,进入刘某视线盲区时距离过近,刘某根本来不及反应。“《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侵权责任以行为人存在过错为前提。刘某既没有违反车站规定,也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不存在过错。” 律师进一步指出,王某被绊倒后仅额头有皮外伤,其儿子未及时送医检查,而是坚持上车,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才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医院记录,王某本身有高血压病史,颅内出血可能与情绪激动、延误治疗有关,不能简单归因于绊倒。” 法院调取的车站监控清晰显示:事发时刘某正常行进,王某突然从右侧转身逆行闯入其行进路线,双方距离不足 1 米时,王某的脚撞上了刘某的行李箱。整个过程仅 3 秒,刘某来不及做出避让反应。 法律解析:过错责任与因果关系的认定 法院审理认为,此案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刘某的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二是绊倒与死亡之间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关于过错认定,《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以 “过错责任” 为原则,即行为人只有在存在过错(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本案中,刘某遵守车站规定正常行走,对行李箱尽到了合理的管理义务,面对王某突然逆行的意外情况,已无法通过一般注意义务避免事故,因此不存在过错。 而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车站这种人员密集场所,理应遵守通行规则,却突然逆行且未观察周围环境,对自身安全未尽到注意义务,存在明显过错。其儿子张某作为陪同人员,在母亲被绊倒后,明知其有头晕症状却未及时送医,也存在一定的监护疏忽。 关于因果关系,法院认为,绊倒确实可能引发颅内出血,但王某本身有高血压病史,且存在延误治疗的情况,导致损害结果扩大。因此,绊倒与死亡之间并非唯一的直接因果关系,其儿子的延误行为也对结果产生了影响。 综合全案证据,北京铁路运输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张某的全部诉讼请求,刘某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判决书中明确:“刘某在正常行进过程中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对事故发生不存在过错。王某因自身逆行、疏忽大意导致被绊倒,其儿子未及时送医延误治疗,对死亡结果负有责任。 这起案件再次明确了 “无过错则无责任” 的法律原则,也为公众敲响了安全警钟。在人员密集场所,遵守通行规则、注意自身安全是每个人的义务,不能因 “受伤” 或 “死亡” 就当然获得赔偿。 法律专家提醒,出行时应遵守公共场所的管理规定,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逆行、突然变向等危险行为。陪同老人、儿童出行时,更要尽到看护责任,发生意外后及时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损害扩大。
谁死谁有理?北京,67岁老人跟儿子一同坐车,被提醒走错入口后,老人转身准备去另一
精致的老汉
2025-08-15 18:44: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