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印尼、巴基斯坦一夜间把订单从美俄中手里抽走,48架、100亿美元、生产线打

芸霄记史 2025-08-15 17:23:21

埃及、印尼、巴基斯坦一夜间把订单从美俄中手里抽走,48架、100亿美元、生产线打包搬到雅加达,这不是买飞机,是买未来。   这些国家选择和土耳其合作,因为土耳其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方式:他们不只是卖飞机,还把生产线建到买家国家,让当地企业参与制造,甚至分享技术。   这种方式让买家觉得更有价值,因为他们不只得到武器,还能提升自己的工业能力,土耳其用技术换市场的做法,吸引了这些国家。   巴基斯坦在这件事上用了双管齐下的方法,他们和中国签了协议,买了一批歼-35战机,价格很划算,能组成一个五代机和预警机的空中体系。   同时,他们和土耳其合作生产KAAN战机,用现有的枭龙生产线把成本压得很低,这让巴基斯坦既能继续和中国合作,又能从土耳其学到技术。   埃及的决定让人意外,很多人以为他们会买中国歼-10C战机,因为这种飞机在空战中表现不错,但埃及最后选择了中国WJ-700察打一体无人机。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军费每年只有几十亿美元,买战机加上维护费用太贵,预算实在负担不起,美国还施加了压力,因为埃及的F-16和阵风战机都靠欧美支持,他们不敢轻易得罪这些国家。   印尼的动作也很大,他们公开说第一架法国阵风战机已经生产出来,但很快就和土耳其签了KAAN战机的合同,土耳其把生产线搬到雅加达,让印尼的航空公司参与制造,还建了一个复合材料中心。   这对印尼的航空工业是个大提升,之前,他们和韩国合作KF-21项目,因为技术问题谈得不顺利。这次土耳其的合作方式,正好解决了他们的需求。   KAAN战机现在有些零件还得靠美国,但土耳其已经在研究自己的发动机,如果成功,伊斯兰国家就能自己生产五代机,这对中东地区来说,是个很大的安全保障,能让他们在空战中更有底气。   这些订单的转移让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计划受到影响,一些原本可能卖出的战机订单没了,中国虽然靠歼-35和无人机挽回了一些局面,但还是丢了部分市场。   韩国更尴尬,他们的KF-21项目因为技术保密问题和印尼闹翻,现在只能看着土耳其在东南亚越来越有影响力。   一个以土耳其为核心的合作网络正在形成,沙特有兴趣买更多KAAN战机,阿塞拜疆也在考虑加入,这个网络如果真的建成,就能改变技术被少数国家控制的局面,还可能影响国际军贸的价格规则。   过去,中小国家只是买成品飞机,现在,他们更想要能学到技术的合作,土耳其的模式让更多国家看到造飞机的希望,这种趋势可能会让订单从传统卖家流失,市场竞争会更复杂。

0 阅读:1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