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说H20没后门,可玉渊潭天把芯片拆到晶体管级,发现三条可疑信号线直通管理引

恒南情情 2025-08-15 01:16:44

英伟达说H20没后门,可玉渊潭天把芯片拆到晶体管级,发现三条可疑信号线直通管理引擎,这等于把钥匙递给别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国内企业在训练大模型时,原本最想选的国内的910C因为产能受限,每月只有三万片,根本满足不了大规模计算的需求。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尴尬局面:你想要高速算力,但能用的国产选项不够;而国外替代方案,尤其是英伟达H20,虽然性能强劲,但安全性无法完全确认。 英伟达很聪明。面对国内企业的焦虑,它祭出了“三板斧”:降价15%,延长保修三年,再加上以旧换新策略。 价格优势和服务保障,让企业在采购时几乎没有犹豫空间。可以说,英伟达用商业手段稳住了市场,也让技术依赖迅速加深。 然而技术依赖背后的风险,却不容忽视。 玉渊潭团队将H20拆解到晶体管级别后发现,芯片上存在三条直通管理引擎的可疑信号线。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理论上可以通过管理引擎获取芯片内部状态,甚至在特定条件下激活某些功能。 如果芯片落入有心人的手里,企业的数据安全和模型训练环境可能被远程操控或监控,换句话说,这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国内AI企业头顶。 不少业内人士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质疑:“英伟达官方不是说H20没有后门吗?”没错,官方声明里明确否认了后门存在。 但问题是,管理引擎本身就是一个黑盒,它的底层操作和固件更新几乎完全由英伟达控制。 普通企业甚至安全团队,都很难做到完全验证。如果把企业最核心的训练数据、算法模型甚至IP交给一块可能存在隐藏入口的芯片,风险不言而喻。 现实中,很多国内企业其实已经在使用H20了。大模型训练对算力的需求极端高,如果没有H20,训练周期可能会被拉长数倍,成本也会直线上升。 企业不得不在“算力需求”和“安全风险”之间做选择。可以说,H20不仅是技术依赖,更是一种战略风险。 从另一个角度看,英伟达的策略很聪明,也很危险。降价、延长保修、以旧换新,看似是普通的商业手段,但实际上是在加速国内企业对H20的绑定。 绑定越深,企业越难切换到国产替代方案。 一旦绑定形成,如果出现不可控事件,比如固件升级带来的功能激活或后门利用,企业几乎无力防范。这种情况下,技术依赖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潜在威胁。 再细想,H20的管理引擎后门并不一定会被滥用,但它具备“定向激活能力”。 这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功能可以被远程启动,企业的算力、训练数据、模型参数都可能被外部观察或控制。 对AI产业来说,这相当于给核心竞争力的心脏安装了一个潜在开关,一旦被触发,后果可想而知。 目前国内企业该怎么办?短期内,算力需求迫在眉睫,大部分企业只能“硬着头皮上”。 但从中长期来看,这种技术依赖不可能持续。国产替代方案必须加速研发,同时企业应强化自身的安全验证能力,比如对芯片进行更深层次的逆向分析,对训练环境实施严格隔离。 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H20带来的算力红利的同时,把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再次提醒了整个行业:技术自主可控绝不是一句口号。在全球科技博弈中,算力就是底层武器,数据就是战略资源。 如果核心算力依赖于国外供应链,企业的未来可能随时被外部力量牵制。 H20只是一个缩影,它暴露的不仅是单颗芯片的安全隐患,更是整个国产AI生态在核心技术上存在的脆弱性。

0 阅读:0
恒南情情

恒南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