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眼定乾坤的「巨星胚子」 在于正的选角逻辑里,**第一眼的「星相」**比

冰图聊娱乐 2025-08-13 23:18:39

一、一眼定乾坤的「巨星胚子」 在于正的选角逻辑里,**第一眼的「星相」**比科班履历更重要。他曾在采访中直言,第一次见到白鹿就认定她有“天王巨星”的潜质。这种直觉并非空穴来风: - 外貌辨识度:白鹿的长相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符合于正打造“美人王国”的审美体系。她能驾驭《招摇》中路招摇的凌厉,也能诠释《周生如故》时宜的温婉,这种可塑性让于正看到了“一人千面”的可能性。 - 镜头掌控力:从网红转型演员的经历,让白鹿自带镜头敏感度。早期微电影合作中,摄影师“猫的树”就发现她能将角色情绪自然内化,这种天赋在《烈火军校》女扮男装的细节处理中尤为突出。 二、突破圈层的「六边形战士」 于正的作品需要演员同时满足表演、话题、商业三重标准,而白鹿恰好是罕见的全能型选手: - 演技爆发力:在《临江仙》中分饰天真弟子李青月与冷艳狐妖花如月,她通过眼神从清澈到狠戾的瞬间转换,被央视评价为“哭戏共情力教科书”。这种层次化表演,让于正敢于将《北上》这种正剧题材交给她挑战。 - 流量制造机:白鹿主演的《临江仙》开播56小时热度破9500,刷新爱奇艺纪录;《北上》创下90后女演员一番剧收视率新高。她的社交媒体互动率常年居艺人榜前列,甚至被调侃“一人抵一支宣传队”。 - 商业辐射力:她的时装写真曾创下单分钟销售额超200万的成绩,杂志销量稳居内娱前三。这种“带货体质”让于正的作品在招商时更具议价权,形成“剧红人红资源红”的良性循环。 三、逆风翻盘的「韧性基因」 娱乐圈从不缺有天赋的新人,但能在争议中持续进化的少之又少。白鹿的抗压力和自我迭代能力,让于正看到了长期合作的价值: - 从网红到演员的转型魄力:放弃稳定的网红流量,从零开始跑组试戏,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让于正刮目相看。早期在《凤囚凰》中一人分饰两角的尝试,就是于正对她抗压能力的“压力测试”。 - 高强度工作下的专业态度:2025年7月,白鹿创下连续工作21小时、高温40℃下拍摄12小时古装戏的纪录,收工后仍坚持背诵次日剧本。这种“拼命三娘”的劲头,与于正“戏比天大”的理念高度契合。 - 争议中的情绪管理:面对“资源咖”等质疑,白鹿选择用作品回应——从《招摇》的爆款,到《临江仙》的口碑逆袭,她用三年时间完成从“流量小花”到“扛剧青衣”的蜕变,这种心态稳定性是于正最看重的“隐形竞争力”。 四、伯乐与千里马的「化学反应」 于正曾坦言,他与白鹿的合作是创作理念的深度共振: - 对角色的极致追求:于正要求演员“把角色刻进骨子里”,白鹿为塑造《半是蜜糖半是伤》中对眼泪过敏的江君,反复练习“含泪不落下”的微表情,这种较真让于正感叹“她比我更懂角色”。 - 对市场的精准预判:在古装仙侠剧IP改编占比高达88%的市场环境下,白鹿敢于接拍《临江仙》这种原创剧本,与于正“反套路叙事”的创新策略形成默契。这种冒险精神,让两人在《延禧攻略》后再次开辟市场蓝海。 - 师徒情谊的长线经营:于正不仅教白鹿演戏,更传授她“在娱乐圈生存的智慧”——从谨言慎行到资源博弈,这种“传帮带”模式在浮躁的娱乐圈实属罕见。正如于正在直播中所说:“白鹿不需要主动找戏,好剧本自己会找上门。”,这种底气,正是源于两人对彼此能力的绝对信任。 结语:娱乐圈的「双销冠」模式 白鹿的成功,本质上是天赋×平台×努力的三重胜利。于正看中的,不仅是她的现在,更是她持续创造价值的可能性。从《招摇》《临江仙》,从网红到顶流,白鹿用实绩证明: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圈子里,能接住机会的实力、能扛住压力的韧性、能突破边界的野心,才是真正的“造星密码”。而于正,恰恰是那个最懂如何激活这些密码的操盘手。

0 阅读:0
冰图聊娱乐

冰图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